今年7月,民政部发布的《2024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显示,截至2024年末,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已从2015年的10.5%攀升至15.6%。“谁来养老、怎么养好老”,正成为千万家庭必须面对的民生大考。
面对这一考题,作为金融体系重要组成部分,信托行业积极行动,助力养老事业发展。《金融时报》记者注意到,信托公司积极拓展合作领域,如“信托+保险”“信托+慈善”,以多种模式让养老服务更加精准,覆盖更广泛人群。
信托与保险协同发力
在中国石油大厦产融体验中心举行的一场1600万元的签字仪式上,55岁的李女士在合同最后一页签完字,长舒了一口气,“总算把我和我妈的养老现金流锁定了。”在金融领域从业30年的她,比谁都清楚养老规划要“早动手”——母亲88岁,康养中心月费波动,现金流不能断;自己单身未育,失能后谁签字付款?
经过一番对比后,李女士最终选择和昆仑信托合作,设立了家族信托,其中还包含550万元的保险内容。
如今,信托公司与银行、保险公司联手落地的养老服务越来越多。信托和保险的结合为何能成为养老规划的“香饽饽”?
在业内人士看来,保险管风险兜底,信托管资产守护,两者结合正好解决了养老规划的核心痛点。这种协同并非简单叠加,而是制度功能的深度融合。
“保险的核心特点在于风险转移,年金保险可对冲寿命风险,确保终身现金流;寿险或养老年金可通过保费撬动更高额度的未来支付;养老保险普遍实施税收递延政策。信托的核心特点在于财产独立性,信托财产独立于委托人和受托人,可以避免因债务、婚姻变动或继承纠纷影响养老资产安全;信托能够提供长期管理,可跨越生命周期,确保养老资金按约定方式持续支付;可根据信托计划条款,实现灵活分配。两者的结合能够使养老金融方案兼具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中诚信托有限责任公司董事会秘书、中国信托业协会行业特约研究员王玉国撰文表示。
上述合同里留了一个“小机关”,若未来照护人服务达标,信托可额外向其分配奖励金。“谁好好照顾我们母女,谁就能多领一份钱。”李女士笑称。
李女士选择的产品充分结合现金与保单的双重优势,后续还可根据委托人需求灵活调整,真正实现“量体裁衣”,助力客户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安”的人生目标。
保险与信托这种“保障+守护”的组合,让养老金融方案更加完善。西南财经大学西部商学院发布的《中国保险金信托行业发展报告(2025)》显示,已有超过43家信托公司、60余家保险公司以及主要国有大型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布局该业务。
《金融时报》记者注意到,近年来,多家信托公司在保险金信托业务布局加速。中信信托与中信银行、中信保诚人寿、中信养老等兄弟公司协同,提供一站式养老综合解决方案。面对老年人养老保障、子女照料等多种需求,量身定制解决方案,以保单权利和对应利益作为信托财产,设立保险金信托,并选择合适的信托养老服务。
江苏信托在特需和养老领域打造普惠性信托服务品牌,通过整合“信托+保险+法律”多元工具,为有心智障碍成员的特殊家庭提供“托养”和“养老”的双重服务,实现财产定向传承、风险隔离与灵活照护,保障委托人心智障碍亲属的医疗、康复及日常生活照料等多方面需求。
如何让保障更触手可及
信托和保险合作的养老服务,大多还是聚焦在财富管理类信托,门槛并不低。从目前实践来看,家族信托门槛1000万元,家庭服务信托100万元,其他个人财富管理信托600万元,资产管理类信托产品一般在30万元以上。信托公司是否能提供一些产品与服务,让更多普通人享受到养老服务呢?
今年9月末,山东国信与山东省鲁信公益基金会联合设立的“鲁信公益养老服务信托1号”,通过信托专户实现资金规范运作,发挥信托灵活优势,结构设计充分考虑委托人未来项目需求,精准落实其公益意愿,以“公益+养老+金融”的闭环模式,让每一笔善款都能精准滴灌到养老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信托收益将用于持续资助养老食堂运营及其他养老公益项目,通过助力样板养老食堂建设,让基础性养老服务更加可靠、便利。后续此服务信托将联动其他公益养老项目,切实增强老年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山东国信相关负责人表示。
“‘养老食堂+公益信托’的模式,既解决了老年人眼前的‘吃饭难’问题,又建立了长效支持机制,是公益与金融融合发展的有益探索,也为慈善资源更为精准、高效地配置提供了创新思路和有益借鉴。”山东省慈善总会驻会副会长冯建国在项目启动仪式上表示。
在服务信托之外,慈善信托也成为助力养老的重要力量。
渤海信托“月明2号”是一个典型的慈善信托助力养老的例子。该信托的受益人近200人,主要为石家庄下属区县60岁以上特殊困难老年人,特别是无固定收入、无固定保障的困难老人。这种“小额精准”的帮扶模式,正是慈善信托的独特优势——不依赖单一委托人的大额投入,而是通过汇集社会零散捐赠,结合专业金融运作实现资金保值增值,形成可持续的养老帮扶机制。
业内人士认为,信托行业以其制度灵活性,既为中高端群体提供了个性化的养老规划方案,又通过慈善信托为困难老人搭建了保障底线。未来,随着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跨机构协同的不断深化,信托行业将在养老事业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