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作为全国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城市之一,户籍老年人口占比已攀升至约31%,其中失能老年人所占比例约为4%,人口结构的变化对城市发展提出诸多挑战。
如今,在沈养老消费又出新举措,养老服务消费可享补贴,适老化改造可“立减”……促进养老服务消费不仅是满足百万老年人对高品质生活期盼的民生工程,更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重要实践,也是推动银发经济扩容提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举措。
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养老服务消费享受补贴
沈阳市是国家实施向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发放养老服务消费补贴项目7个试点地区之一,率先开展向中度及以上失能老年人发放养老服务消费补贴工作。这是民政领域历史上首次不以经济困难与否为条件,针对所有符合中度及以上失能等级老年人所实施的专项补贴政策。
养老服务消费补贴的发放,为老年人提供了更多的消费选择和经济支持,促进了养老服务市场的活跃。老年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养老服务,如居家上门服务、机构养老服务等。截至目前,沈阳市已有8100余名老年人领取了养老服务消费补贴,领券数量达到13551张,核销金额达到462.4万元,预计拉动养老服务消费1500余万元。
居家适老化改造产品“焕新”补贴
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选择在家中养老,居家环境的安全问题日益凸显。许多老年人的家中存在地面湿滑、卫生间缺乏扶手、厨房设备不适合老年人使用等问题,容易导致跌倒、摔伤等意外发生。因此,推动居家适老化改造成为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
2025年5月,沈阳市出台专项文件,全面启动居家适老化改造产品“焕新”工作,聚焦解决老年人居家安全刚需。个人消费者购买适老化产品可享补贴,补贴比例不超过最终销售价的30%,涵盖六大类,每类补贴最高2000元。
消费者可通过“云闪付”App入口领取补贴资格。采用“支付立减”方式享受补贴,这种方式便捷高效,能让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直接感受到补贴的实惠,提高消费者的参与积极性。
两种消费券不能兼领兼得
关于补贴项目和补贴标准,按照如下标准实行。
补贴项目
包括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三个方面。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助餐、助浴、助医、助洁、助行、助急服务,以及康复护理、日间托养等服务,参见《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补贴项目清单》;机构养老服务包括:长期服务(入住机构时间在30天以上)和短期服务(入住机构时间在30天以内)。
补贴标准
目前,养老服务消费补贴的消费券分两种:一种用于机构长期托养、喘息服务和日托服务的消费券,每月的抵扣额度最高800元;另一种用于居家上门养老服务,每月抵扣额度最高500元。
试点期间,“民政通”(含微信小程序、App)以“抵扣券”形式发放养老服务消费补贴,对补贴项目范围内个人自付的养老服务消费金额予以抵扣,抵扣比例为养老服务消费金额的40%。
失能老年人享受电子消费补贴政策
需进行能力评估
因为此次对经审核符合补贴对象是经评估为中度、重度、完全失能等级条件的老年人,所以老年人在申领养老服务消费补贴之前,需要接受能力评估。能力评估由区县(市)民政局委托的专业老年人能力评估机构依据国家标准《老年人能力评估规范》具体实施。沈阳市实施方案印发前125个月工作日内已经被民政局委托的评估机构评估为中度及以上失能的老年人可不再重新评估,由市民政局向通过“民政通”(含微信小程序、App)做好数据对接后,自动获得领取养老服务消费首月补贴的资格。
老年人最终评估结果为中度以上失能的,其评估费用可通过能力评估券予以全额抵扣;老年人经评估为轻度失能或能力完好的,其评估费用由老年人自行承担。区、县(市)民政局会指导评估机构做好预评估时不足5个工作日的,并向经预评估不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做好政策解读。如老年人身体状况未审核后自次月起发生变化,试点实施期限内不再重新评估。
温 馨 提 示
消费补贴申请和
使用流程看过来
个人申请
老年人按照自愿原则,通过“民政通”(含微信小程序、App)线上注册个人账号,并提交领取养老服务消费补贴的申请。
电子消费券领取
对经审核符合补贴条件的老年人,可以在5个工作日内通过“民政通”(含微信小程序、App)领取首月补贴,当月提出申请时不足5个工作日的,经审核后自次月起发放。后续每个自然月的第一天,“民政通”(含微信小程序、App)会向经审核符合条件老年人个人账户发放当月补贴。电子消费券有效期为1个月,当月获得,当月使用,次月失效。
电子消费券使用
以居家上门服务为例,老年人可在“民政通”(含微信小程序、App)上选取符合自己需求的服务机构,并预约助餐、助浴、助洁等服务项目,然后就可以等待专业的服务机构上门了。服务结束后,老年人支付服务费用时,可直接抵扣相应的补贴金额。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