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湖南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十四五”答卷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省民政厅专场)。发布会上,湖南省民政厅厅长黄东红介绍了“十四五”以来全省民政事业发展成就。据悉,“十四五”以来,湖南民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聚焦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和乡村振兴两大战略,持续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更好发挥民政部门保民生、防风险、促发展职能作用,及时有效回应群众需求和关切,交出了一份有发展速度、有投入力度、有幸福温度的民生答卷。
一是积极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湖南省委、省政府每年都将“提高困难群众救助保障水平”纳入重点民生实事,基本建成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覆盖对象从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向低保边缘人员、刚性支出困难家庭延伸。丰富救助措施,建立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常态化救助帮扶机制,通过“大数据比对+铁脚板摸排”纳入动态监测的困难群众有803.54万人,高质量发展成果越来越多惠及困难群众。
二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湖南省强化政策保障,出台《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湖南省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若干规定》。推进“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和城市“15分钟养老服务圈”建设,建成养老服务机构1756所、机构养老床位19.28万张,护理型养老床位占比由51.4%提高到74.5%;城乡养老服务设施分别增加4923个、7913个,城乡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分别由64%和31%提高到100%和64.4%;实施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16.5万户,建成家庭养老床位2.7万张,建成老年助餐点3615个,每天有20多万名老年人能就近吃上“安心饭”“暖心饭”。建成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136个,成立银龄志愿服务队8500余个,引导123.97万名老年人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推动养老产业可持续发展,开展“居家焕新季”活动,举办大健康暨康养产业博览会,深入发展“互联网+康复”“互联网+护理服务”智慧适老化活动。
三是积极回应民生关切。湖南省将7000名孤儿、3万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22万名留守儿童、70万名流动儿童纳入保障和关爱服务范围,累计开展各类关爱保护活动12万场次。出台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规范,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县(市、区)覆盖率由29%提高到95.9%。婚姻登记实现“全国通办”。深化婚丧习俗改革,举办“国潮婚礼”、集体颁证仪式,让文明新风浸润三湘大地。聚力打造“湘当有爱”慈善品牌,累计募集款物约150亿元,慈善援助3000多万人次。筹集福彩公益金105.9亿元。建成基层社工站2029个,设立社区慈善基金1800多只。
四是积极推进改革创新。湖南省完善社会组织信用信息、会费管理等制度,强化社会组织监管。全省社会组织达3.46万家、从业人员达59.8万人,381家社会组织活跃在科技创新领域,1.2万家社会组织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开展“乡村著名行动”,新命名乡村地名2.7万条,1.9万个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纳入地名管理。大力推进民政领域“放管服”改革,80项政务服务入驻省级政务服务平台“湘易办”,8项涉困难群体高频事项实现上门“帮代办”,67项政务服务实现“全程网办”,让群众切实享受到数字红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