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 朱 峰
今年以来,天津市民政局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推进养老服务民心工程建设,加快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持续擦亮“津牌养老”名片,不断增强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暖民心,实施养老提升工程。天津市将养老提升工程纳入20项民心工程,以精准举措回应老年人需求。一是深化嵌入式服务,推动新建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综合体(农村幸福院)30个,进一步完善社区养老服务网络。二是深化老年认知障碍照护服务,打造全生态、专业化的老年人认知障碍照护专区10个,通过怀旧场景营造、个性化照护等服务,为认知障碍老年人筑起“记忆守护屏障”。三是深化智慧养老服务,新建智慧化养老服务综合体(养老院)10个,集成智慧健康管理、智慧监护等应用场景,以科技赋能养老服务。四是深化老年助餐服务,新增示范型老人家食堂30个,持续优化城乡老年助餐服务网络。五是深化家庭养老支持服务,开展失能老年人家庭照护者培训,集中培训1000人。
建机制,优化基本养老服务。天津市聚焦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健全工作体制机制,推动基本养老服务惠及全体老年人。一是落实老年人福利政策,常态化为符合条件的困难老年人按失能等级发放养老服务补贴和护理补贴,为80岁以上老年人发放高龄津贴。二是持续开展老年人探访关爱服务,召开探访关爱工作推进会,组织专门力量开展走访摸排,为特殊困难老年人建立关爱服务台账,实现月探访率100%,确保独居、空巢等老年人得到精准照料。三是完善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集中照护服务支持措施,扩大长期照护服务范围,构建可持续、可推广的照护服务模式和保障机制。四是出台《天津市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设置指引》,推进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增量提质。
激活力,发展养老服务产业。天津市充分激发市场活力,推动养老服务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品牌化发展。一是加速升级普惠养老服务,出台促进普惠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具体举措,围绕扩容提质等方面明确具体措施,推动普惠养老服务从“有”向“优”发展。二是大力提振养老消费,以“惠老助老、品质生活”为主题举办“养老服务消费季”,充分释放养老消费市场潜力。三是推进适老焕新,组织居家适老化改造产品“焕新”活动,制定14条活动细则,完善25项产品清单,遴选20家服务商,推动“适老焕新”平台上线,着力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
夯基础,强化养老服务保障。天津市以多维保障夯实养老服务发展根基,提升养老服务的可持续性。一是强化人才培养,印发《天津市养老服务技能人才专项培训实施方案》,举办养老院院长、养老护理员等培训。二是强化智慧赋能,以基本养老服务综合平台建设为抓手,推动“津牌养老”信息服务平台上线;提升老年助餐服务智能化水平,更新老人家食堂点单设备,实现身份认证与老年助餐补贴精准发放,打通“订餐—配送—结算—监管”全流程数字化链路。三是强化协同发展,推进京津冀协同项目落地,指导成立天津市养老金融专业委员会,凝聚养老服务发展合力。四是强化规范管理,印发《天津市养老机构预收费管理办法》《天津市养老服务市场失信联合惩戒示范文书》,编印《养老机构服务安全风险典型案例调查分析与风险防范手册》《养老机构消防安全自查检查指引(试行)》,进一步提升养老服务监管质效,筑牢养老服务安全防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