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修改密码

首页 > 文章 > 首页新闻 > 正文
一曲“敬”“爱”“惠”“护”的暖心协奏—2025年全国“敬老月”活动掠影

+1

-1

收藏

+1

-1

点赞0

评论0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连日来,全国各地民政部门、老龄办发挥牵头作用,以“弘扬孝亲敬老美德  共建老年友好社会”为主题,聚焦老年人急难愁盼问题,动员各方力量,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敬老爱老助老活动,加强对老年人的关爱帮扶,扎实推进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让广大老年人共享发展成果、乐享美好生活。

聚焦“敬老”:宣传教育有声有色

台上节目精彩纷呈,台下掌声此起彼伏,涉老政策宣传、健康义诊等展台前人头攒动……10月22日,“孝亲敬老 爱暖桑榆”吉林省白城市2025年“敬老月”宣传活动在市民广场举行。

在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展台区,75岁的林淑琴老人在宣传展板前驻足。“听了工作人员的讲解,我对咱们国家以及全市的老年人口情况有了更多了解,还知道了很多惠老政策,感谢党和政府对我们老年人的关心。”林淑琴说。

“我们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是希望引导社会各界科学认识人口老龄化现状,激发全社会增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主动性、针对性和自觉性。”白城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刘丹告诉记者,下一步,他们将联动本地媒体共同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专题宣讲,持续营造尊老敬老浓厚氛围。

同一天,陕西省西安市举行“敬老月”主题志愿服务集中展示活动暨首届银龄大集。活动现场,4对身着汉、唐、宋、明制婚服的夫妻在温馨的氛围中举行集体金婚典礼,他们还收到了西安市民政局等单位颁发的《文明婚俗实践者证书》及敬老大礼包……

为让敬老孝亲文化如春风化雨般浸润公众,“敬老月”期间,各地纷纷探索创新主题宣传形式。放眼全国,一场场“敬老月”宣传活动如火如荼,一场场老年文艺汇演尽展银龄风采。

“六进”活动蓬勃开展,营造浓厚敬老氛围。河北省成立“银龄行动”志愿服务队暨人口老龄化国情省情教育志愿讲师团,深入基层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公益宣讲和精准帮扶。海南省充分利用城市核心商圈、交通枢纽等人员密集区域的户外电子大屏、楼宇广告屏等媒介,滚动展播“敬老月”海报、标识标语、宣传口号。吉林省长春市在地铁1号线、2号线开设“敬老宣传专列”,设置敬老爱老助老宣传内容。福建省举办的“银杏百福”书画摄影作品展,用185件作品生动展现了孝亲敬老的中华传统美德。

线上宣传突破时空,敬老声音广泛传播。湖南省打造老龄融媒电视专栏“爱晚乐湘”,拓宽传播渠道。贵州省制作发布“敬老月”主题动画视频,将全国“敬老月”六大类重点活动内容,转化为一个个贴近生活的场景故事。天津市推出10期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暨天津市2025年敬老月特别节目,广泛传递积极老龄观。

先进典型引领大众,榜样示范生动呈现。各地纷纷设置敬老月宣传专栏、表彰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讲述优秀养老从业者故事……这场全国联动的“敬老月”宣传活动,通过多元化传播,不仅让老年人感受到社会的关爱与温暖,还推动积极老龄观深入人心。

聚焦“爱老”:慰问帮扶细致入微

敬老爱老并非一句空洞口号,而是要把理念转化为实打实的行动——以暖心帮扶回应老年人的急难愁盼,让党和政府的温暖真正抵达心坎、浸润心田。

从彩云之南的深情问候,到江淮大地的细致关怀,再到三晋大地的务实调研……“敬老月”期间,走访慰问活动在全国铺开,传递着浓浓的敬老情。

在云南,省民政厅慰问组深入百岁老人家和养老服务机构,为老人们送去慰问物资和暖心问候。“老人家现在胃口好不好?睡眠怎么样?”在104岁的陈桂芳老人家,慰问组与老人的家属亲切交谈,详细了解老人的身体情况和生活状况,并叮嘱老人遇到困难和问题,要及时向社区和民政部门反映。在昆明市盘龙区社会福利中心,老人的一句“我90多岁了,在这里住得很舒心,他们对我很好,我很满意”更是让慰问组感受到了老人们满满的幸福感。

与此同时,山西省民政厅主要负责同志带队开展“关爱银龄岁月、情暖敬老家园”调研慰问活动,了解养老服务机构安全生产、老年人用餐、冬季取暖等情况。

安徽省蚌埠市组织企业、商会等社会力量赴敬老院送温暖,组织志愿者为失能困难老年人提供上门清扫服务……

除走访慰问,志愿服务也成为了“敬老月”中一道亮丽风景线。宁夏回族自治区动员共青团组织和青年志愿服务团队,开展“金晖助老”志愿服务行动,为老年人提供温情陪伴、防诈宣传等服务。河北省深入推进“寸草心爱老敬老行动”,为社区高龄、残疾、空巢等困难老年人提供日常照料等服务。

为让帮扶更精准高效,各地瞄准老年人的个性化需求。河南省鹤壁市民政局以购买服务的形式实施百岁老人探访关爱服务项目,为老年人提供健康检查、助洁等服务,并完善老年人档案,为后续精准服务提供依据。在浚县的一个小村子里,服务团队听108岁的王文奶奶讲述“救死扶伤”的往事;在淇县的深山里,服务团队听百岁夫妻董录安、申麦兰两位老人讲述携手相伴81载的感人故事……这些暖心的陪伴和耐心的倾听,让老年人的情感得到充分慰藉。

针对老年人面临的“数字鸿沟”问题,不少地方通过数字技能公益培训活动,帮助老年群体更好融入数字时代。山东省开展“孝善齐鲁 智享银龄”智慧助老系列活动,在首场“银龄智慧讲堂”上,专业摄影师为老年人讲解短视频拍摄与AI照片处理技巧,耐心教老年人用手机记录美好生活。

无论是面对面的问候、心贴心的陪伴,还是手把手的智能教学,各地通过细致入微的帮扶举措,让老年人共享科技进步成果,给晚年生活增添温暖底色。

聚焦“惠老”:品质养老可感可及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已从生存型转向发展型。“敬老月”期间,各地通过举办养老机构开放日、推出特色项目、丰富服务内容等形式,让品质养老可感可及。

多地养老机构敞开大门,邀请老年人“走进去”体验服务。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辽西区域示范养老服务中心依托“养老大篷车”驶入乡村,将特困老人等特殊老年群体接到养老机构内让他们享受专业照护服务。在湖南省长沙市,多家养老机构集体“打开院门”,让公众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养老机构在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等方面的专业化服务。

同时,各地进一步优化和扩大养老服务供给,释放养老服务消费潜力。四川省发布老年游学基地名单、“银发列车”旅游路线等。湖北省打造沉浸式银发经济体验区,涵盖衣、食、住、行、游、购、娱、健等八大领域。浙江省打造“浙条街 那些年”银发街区,为老年人提供了一个集“可看、可玩、可购、可忆”于一体的沉浸式老年生活体验空间,让他们在怀旧氛围中感受银发消费的便捷与乐趣……

加长铺位护栏、安装无障碍坐便器和紧急呼叫系统、配备医疗器械柜和常用药品、提供低糖低盐健康餐食……10月11日,首趟“桂行天下号”普惠适老化旅游专列从广西玉林站驶出,600多名旅客开启了为期10天的畅游大西北之旅。

银发旅游的火爆,正是老年人追求精神富足的生动体现。“敬老月”期间,各地也围绕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开展了系列体验活动。江苏省发布“老龄阅读地图”,在全省精选50个涵盖公共图书馆、社区书屋、养老机构等场所的老年阅读点,打造“银龄书屋”“怀旧阅览区”等特色空间,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阅读服务。广东省广州市举行银龄集市暨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活动,设置漆扇制作、剪纸、粤剧脸谱绘制、拓印及广州特色景点拍照打卡等民俗文化互动摊位,让老年人在互动体验中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从养老机构专业化的生活照料,到银发消费新业态的不断涌现,再到精神文化活动的多样化开展,一幅惠及老年人衣食住行、社会交往、精神文化等多层次需求的美好养老画卷,在“敬老月”的一个个具体活动中得到生动体现。

聚焦“护老”:权益维护专业全面

房产继承怎么分?保健品骗局如何破?……在天津市和平区南营门街道举办的法律讲座上,专业律师以法律法规与具体案例相结合的方式,为在场的老年人深入浅出地普及法律知识。讲座现场,律师不仅针对老年人的提问给出专业解答,还手把手教他们收集证据、拨打维权热线。“法律就是保护我们的金钟罩!”参加活动的张奶奶感慨道。

在天津市滨海新区2025年“敬老月”暨“金融助老”文化节启动仪式上,银行与多个社区现场结对签约,承诺为老年人提供定制化的金融知识普及以及上门服务等,做他们身边贴心的‘金融管家’。

……

天津市近期开展的系列老年人法律服务实践,是今年全国“敬老月”期间深入开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治护航活动的一个缩影。连日来,各地民政部门联合司法部门、金融机构、律所等,依托社区、养老服务机构等广泛开展普法宣传,织密扎牢老年人权益保护网。

各地整合资源,围绕老年人核心关切,拓展服务内容,涵盖提供公益法律服务、开展老年人防骗宣传教育等方面。湖北省不仅在线下设置老年人维权法律咨询台,解答老年人关注的赡养责任划分、遗嘱公证办理等问题,还持续在省民政厅官方微信公众号持续推送权益保障科普短视频。河南省开展“凝聚养老金融力量 共建老年友好社会”活动,普及养老金融知识。

各地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努力将专业法律知识转化为老年人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的生活智慧。北京市海淀区组织巾帼反诈先锋志愿服务队通过反诈小品《天上掉馅饼》等,在寓教于乐中提升老年人防诈骗能力。江苏省高邮市开展“法治护银龄”老年人合法权益护航行动,以法治游园会形式,让老年人在“防诈维权套圈圈”“护航夕阳保龄球”等趣味互动中提高防骗意识和依法维权能力。

各地着力推动老年人权益保障工作常态化、长效化。上海市开通96999500“银龄守护”公益热线,为老年人提供情绪疏导、危机干预、心理支持、法律援助等服务。山西省运城市成立“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律援助工作站”,为老年人提供“家门口”的法律咨询、维权指引等“一站式”服务。

随着“敬老月”活动的深入开展,持续凝聚起共建老年友好型社会的共识,一幅“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幸福画卷正在神州大地徐徐展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

相关推荐
今日要闻
换一批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