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修改密码

济宁:提升养老服务水平 让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

+1

-1

收藏

+1

-1

点赞0

评论0

  十四五期间,济宁市通过健全政策制度体系、完善养老服务网络、提高服务质量等举措,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提升适老化服务水平,让老年人的生活更加幸福。

  汶上县73岁老人高连英因脑梗造成肢体偏瘫,需要长期康复治疗。她住进康驿卫生院一年后,身体机能明显好转。

  汶上县老人高连英:“也能跑了,也能活动了,很好我觉得。”

  汶上县康驿卫生院康复科主任马海龙:“包括针灸、中频、低频以及作业疗法、物理疗法等等,每一个阶段,有一个每一个阶段的方案,现在基本上恢复到全能自理的一个状态了。”

  为满足老年人不同养老需求,济宁市加快推进医疗机构开展养老服务工作,在乡镇卫生院嵌入公立护理院。康驿卫生院依托医疗资源建设了养护院,构建医、养、护、康、娱一体化养老服务体系。

  汶上县康驿卫生院业务院长毛源鹏:“将中医康复优势延伸到养护院,形成了康复引领中西医并重的鲜明特色。我们基层名中医每周两次巡诊,住院医师每天两次查房,我们用传统中医智慧为老人们筑起健康屏障。”

  十四五期间,济宁市建成养老服务设施1566处、床位7万张,护理型床位占比由42.6%跃升至75%,高出全国平均10个百分点。

  济宁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马国安:“我市成功入选‘全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获中央奖补2986万元。在全市推广‘镇街养老院+卫生院’两院一体模式,推动乡镇敬老院优化整合,让老年人就近就便享受优质养老服务。”

  五年来,全市建成家庭养老床位5000张,完成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9200户,为7000多名困难老年人开展上门服务19.88万人次,年培训养老服务从业人员3000人次以上。

  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济宁市鼓励涉老服务机构,共建“15分钟”文化养老服务圈,方便老年人就近参加活动。济宁高新区柳行街道联合济宁老年大学实施“社区老年学堂”公益项目,满足老年人文化需求。在方圆忻居“社区老年学堂”,老人们正跟着老师学习声乐知识。

  济宁高新区柳行街道方圆忻居小区居民戴海雪:“以前人都不认识,聚到一起也交了很多朋友,自己朋友也交到了,也能学到一些专业(知识)了,真的很高兴。”

  综合老年人需求,济宁市还精心设计游学路线,编制济宁“文化养老文旅地图”,叫响“跟着孔子去游学”特色品牌;每年举办“孔孟之乡孝当先”老年人文化艺术节,开展文化会演、文化评选及太极拳、八段锦等老年人体育项目培训推广、健身运动会等系列活动,让老人乐享幸福晚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

相关推荐
今日要闻
换一批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