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经开区以构建“乐养、乐居、乐为”的幸福图景为目标,将养老服务工作作为重要民生工程、幸福工程来抓,全方位、多层次提升养老服务质量,交出了一份充满温度与智慧的“银龄答卷”。
让每一位老人都能安享晚年,是经开区养老工作不变的初心。围绕“乐养”,全区着力构建多元化、精准化的养老服务体系。
走进泊于镇龙山湖社区,智慧养老服务中心巨大的电子屏上实时显示着全镇老年人的信息数据。这里如同一个“智慧大脑”,工单派遣、服务审核、质量监控在此高效流转。
同时,社区与鲁东大学合作开发“中福汇”系统,并为辖区内有需求的老人配发“中福盒”智能终端。这个看似小巧的设备,关键时刻却能“一键呼叫”,为独居、失能老人的安全增添了一重坚实的“云守护”。
此外,龙山湖社区创新推行“普惠+志愿”服务模式,让高龄老人享受到实实在在的优惠。“80周岁以上的老人,很多服务项目自己只需承担20%的费用,就能享受专业的清洁、助餐、理发等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这种模式年均服务高达3万余人次。
农村老人的“一餐热饭”同样是心头大事。崮山镇南虎口村巧妙地将老年餐桌与民宿旅游产业相链接,打造“前桌暖老、后店迎客”的复合模式。
餐饮经营产生的收益,有效反哺老年餐桌的运营,使其在高额的运营成本下,不仅实现了收支平衡,还略有结余。老人们不仅吃上了可口的热饭,满意度达到100%。
养老,不仅在于基础保障,更在于生活品质的提升与安全环境的营造。经开区通过科技赋能与精细管理,着力为老人们构筑安心、舒心的宜居家园。
在七福护理院,智能呼叫系统、离床监护床垫、防走失手表、跌倒报警器……无处不在的智慧设备,为老人们构建起一张24小时不间断的安全防护网。
作为集护理院、养老院、社区门诊于一体的综合性养老机构,七福护理院根据老人们不同的健康状况和照护需求,提供分层分类的专业服务,并引入国际先进的康复理念。从威高生态农场直供的绿色食材,到针对慢性病定制的个性化治疗食谱,再到丰富多彩的文娱康乐活动,这里真正实现了“医、康、养、护、乐”五位一体,让每一位入住老人都能安享晚年。
安全,是安居乐享的底线,不仅包括人身安全,也涵盖财产安全。经开区定期开展守护“钱袋子”专项行动,为老年人的“养老钱”筑牢防火墙。通过“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大讲堂”、线上精准推送反诈信息、发放“防骗宝典”手册等形式,将反诈知识“精准滴灌”到老人心中,为他们思想上加装“安全锁”。
在经开区,老年人不仅是服务的接受者,更是社会活动的参与者、社区治理的贡献者。
不少老人退而不休,持续在基层发热发光。目前,全区已成立了书画、曲艺、舞蹈等各类基层老年协会100余个,年均组织各类文化娱乐、体育健身活动超过2000场次。在司法调解、家庭教育、医疗卫生等领域,由退休专家、干部、教师、医生等组成服务团正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余热。社区里,威信高的老同志主导红白理事会,年均开展移风易俗宣教600余场。26名懂法律的退休人员加入调解员队伍,年均化解纠纷200余件,成为社区和谐的“稳定器”。
未来,经开区将积极推动养老服务和老龄工作向“体系化、普惠化、康养品牌化、管理标准化、队伍专业化”的“五化”目标迈进。同时,通过打造“一刻钟”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圈、增加普惠服务供给、大力发展银发经济、推进智慧养老院建设、强化专业人才培养等一系列举措,持续擦亮“乐养经区”的品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