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修改密码

推进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提升老年人幸福指数

+1

-1

收藏

+1

-1

点赞0

评论0

山东省费县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   陈明海

近年来,山东省费县聚焦农村老年人“养老难、照护难、精神慰藉难”等痛点问题,以机制为基、以平台为脉、以质效为核,全方位推进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切实提升农村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科学谋篇布局,三网同构筑根基

费县牢固树立“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在组织领导、机制建设、资金支持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强化科学部署与系统推进,夯实养老服务根基。

健全政策扶持网。成立县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构建县、乡、村三级制度保障体系,制定《费县加强和改进困难老年人关爱服务工作实施方案》《费县高龄津贴发放实施方案》。建立健全资金使用监管机制,对养老补贴发放、养老机构运营补贴使用等政策落实情况动态跟踪,确保专款专用、精准拨付,防止政策执行“缩水走样”。

优化设施服务网。创新县、乡、村三级联动网络模式,以县级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为“枢纽”、乡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为“中转站”、村级养老服务设施为“触角”,建成村级日间照料中心、农村幸福院、孝善食堂等各类设施147处,实现资源整合、功能互补、上下贯通。打造养老服务集群,推动“养老+文旅”“养老+国资”深度融合,依托县文旅集团运营老年养护院等项目,既提升了养老服务的公信力,又丰富了“养老+文旅”服务场景。

兜实资金保障网。按时发放各类老年人补贴,指导养老机构参与等级评定并积极申请上级补助资金。2021年以来,县财政争取上级资金累计达5700余万元,统筹拨付养老项目资金970多万元。依托县慈善总会、山东左三姐食品开发有限公司、费县博爱颐养院等机构参与孝善食堂管理,通过多元筹资机制,盘活日间照料中心、幸福院、孝善食堂等闲置资源。

搭建服务平台,多元共治聚合力

费县健全养老服务供给体系,构建多层次服务平台矩阵,通过资源聚合、专业培育、社会动员,形成养老服务合力,推动养老服务从“单一供给”向“多元协同”升级。

整合综合服务平台。推进养老综合体建设,围绕“宜居、共享、便民、聚才、善治、睦邻、康养、有感”八大场景,构建和平里“品质社区·幸福家园”。创新“孝善食堂+”模式,推动孝善食堂与爱心洗衣房、如康家园等项目融合发展,为周边老年人及特殊困难群体提供日间照料、用餐、娱乐等一体化服务。

培育专业服务平台。大力推进费县博爱颐养院、费县锦华老年公寓等养老服务机构品牌化建设,支持费县心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费县初心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等社会组织承接居家养老服务项目,并建设居家养老床位458张。费县博爱颐养院成功入选市级连锁化、品牌化、规模化养老机构,托管运营费城街道老年公寓、胡阳镇敬老院等7家社区养老服务站。

赋能智慧养老平台。创新“医养康养”深度融合模式,推行乡镇卫生院与敬老院“两院合一”,并将长期护理保险试点与养老服务体系相结合,为失能老人提供专业的医疗护理服务。强化技术支持,为高龄、失能、独居老人免费配备一键呼叫器、智能手环等智能设备,构建“预防、治疗、康复、护理、养老”一体化服务链。建立县级智慧养老服务信息平台,整合政府、机构、社区、服务商等资源,通过线上预约、极速响应,实现供需匹配精准、流程清晰透明、政府监管有力、服务安全便捷。

创新服务模式,三个着力提质效

费县聚焦破解养老服务功能单一、人才短缺、内容同质化等问题,推动养老服务从“基础保障”向“品质提升”跨越。

着力完善功能。联合卫健、医保等部门开展省级“五床联动”试点工作,建立协同机制,全力推进健康、养老等数据共享。3家乡镇敬老院与邻近卫生院签订合作协议,4家养老机构实现医养结合;在费城街道老年公寓设立认知障碍照护专区,提供专业床位及服务。

着力培养人才。构建“培训+竞赛+激励”人才培育体系,累计培训护理员1400余名,实现新入职人员培训全覆盖。举办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竞赛,以赛促学、以赛提能,有效提升从业人员专业素养。认真落实大中专毕业生入职养老机构一次性奖补及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等级奖补,累计发放奖补3.35万元,吸引专业养老人才到岗任职,推动养老护理员队伍向年轻化、专业化发展。

着力优化服务。扎实推进全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试点,为1600多名老年人提供定制化服务。目前,已建成家庭养老床位45张,累计完成2700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

相关推荐
今日要闻
换一批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