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4年底,我市60岁以上老年人146.83万人,占比26.28%;65岁以上老年人102.66万人,占比18.38%,我市已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随着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如何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从社区养老的“日常陪伴”到机构照护的“专业守护”,从旅居养老的“诗与远方”到政策支持的“坚实后盾”,我市正以多元化方式织就一张温暖的养老网,让银发生活更有尊严与温度。
社区养老:养老不离家,这个距离刚刚好
“我平时在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活动、吃饭,没事了就回家浇浇花、在小区里遛遛弯,晚上再回中心睡觉。”在泰山区泰前街道九如城广生泉康养中心,75岁刘奶奶的老年生活,成为不少老年人心中理想的养老方式。这个曾经坚决拒绝入住“养老院”的老人,现在却成了这里的“常驻嘉宾”。
刘奶奶患有糖尿病,需定时检测血糖,膝关节疼痛更是让她无法自如上下楼。独居期间一次意外摔倒,她在地面上趴了两个小时才够到电话。如今,在养老服务中心,刘奶奶透过窗户能看到自家厨房;护理员小赵还会监督她的饮食;好姐妹总会给她留着靠窗餐位;理疗师定期为她艾灸,缓解膝关节疼痛……“与其说这里是养老院,不如说是托老所。”刘奶奶感慨,人老了,根连着土,50米的距离刚刚好。
广生泉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占比31.5%。为破解老年人居家养老难题,社区引入九如城集团,打造集机构养老、日间照料、短期托养、幸福食堂于一体的“嵌入式”康养中心。
“目前,中心设有养老床位58张,已入住老人42位,其中80%以上是中度和重度失能老人,家庭范围在1公里内的占90%左右。”九如城广生泉康养中心院长尚随建介绍,这种“家门口的养老院”模式,既保留了老人熟悉的生活环境,又提供了专业照护服务,满足了老人养老不离家的需求。
聚焦老年人最关心的养老服务,九如城广生泉康养中心根据老年人自理能力实施分区管理和个性化照护,为自理、失能、失智等老人提供住宿、餐饮、护理与康复服务。针对居家养老的老人,中心提供助餐、助浴、助洁、助医、助行、助急服务,并拓展出生活照护、康复护理、健康管理、适老化改造等服务项目,覆盖半径5公里范围内的近1200个家庭。
机构养老:专业细致照护,让养老更放心
随着养老服务体系的日益完善,专业养老机构成为越来越多家庭,尤其是失能、失智老人家庭的选择。
临近中午,在市交通医院交运康养中心明亮的房间内,阳光透过窗子洒在床上,中央空调暖暖的开着。20多平方米的房间里,电视机、洗衣机等家电一应俱全,床头还挂着康养中心为85岁王奶奶和老伴刘爷爷放大的结婚合照,王奶奶的书法作品挂在墙上,更增添了“家”的气息……这个入住近4年的温馨小屋,已经成为老两口的新家。
2022年,刘爷爷因脑梗入院,后续治疗和康复需要专人照料。“我们单独住,孩子们不放心,一天一个电话,还经常跑去看。”王奶奶说,“孩子本想请保姆,费用高不说,万一身体不舒服送医也是个大问题。”考虑到孩子工作、生活精力有限,老两口一起搬进了市交通医院交运康养中心。
“一日三餐有荤有素,色香味俱全、营养丰富、软糯可口,到点就吃饭,省心。”王奶奶乐呵呵地说,在家自己可做不了这么丰富,最主要的是,老伴身体一旦有问题,24小时都可以找医护人员查看,再也不用医院、家里两头跑,孩子们也放心多了。
相较于居家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的优势在于医养结合。来这儿的老人身体大多有慢性病和突发健康问题,近八成老人处于失能、半失能状态,日常体检、护理需求高。“我们有经验丰富的医护专业团队为老人提供24小时服务,在这里能实现医疗、康复和养老深度融合。”院长助理张孟芳介绍,目前中心的床位处于饱和状态,二期预计年底投入使用,届时将投入120多张床位。
医疗的硬实力给了老人和家属绝对的安全感,细致入微的服务则给了老人满满的幸福感。
室外互动区“长寿亭”里的象棋盘静待对弈,文娱活动室里午间手部操随着音乐节奏开展,走廊里贴满了包艾包、做灯笼、画年画等活动照片,每一张都是温馨回忆。老人头发长了,护理员就是专属理发师。每逢老人生日,长寿面、寿桃、寿糕也会被准时送到床前。在张孟芳看来,护理工作是个“良心活”。“在这里工作,道德品质是红线,得有一份真心,才能将工作做好,才能让老人舒心、家属放心。”
市场新蓝海:银发经济激发养老活力
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加剧了老年消费市场和老年服务业需求的增长,银发经济成为市场瞩目的新蓝海。
智能药盒不仅能准时提醒服药,还配备了急救报警功能;防走丢手表让家人随时知晓老人行踪,卸下牵挂;助行拐杖、辅助夜灯、睡眠监测仪等产品,则为老人的日常起居增添一分安心……在华新优年健康城市展厅,展出的老年用品正静静述说着一个温暖的理念——如何让晚年生活更从容、更有温度。山东健康华新实业优年健康城市展厅营销负责人刘梦琦介绍,展厅运营一年来,展出上千件适老化产品,从助行器到家庭监控,从锻炼器材到适老化家具,覆盖了健康辅具、居家改造、健康医疗、银发文娱等多个领域。
“前期调研中,我们发现泰安存在老年用品市场供给缺口,同时也看好银发经济的广阔前景。公司依托自身产业优势,聚焦主责主业,开始拓展养老产业。”刘梦琦说。
银发经济既有日常生活基本保障,又涉及小众、特定人群等差异化、个性化需求。近年来,旅居养老成为众多活力老人的生活新选择。我市依托优良的资源禀赋、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不少企业的目光。
依托全国12个省份1200余家养老服务中心的产业网络,九如城集团开始布局旅居养老新赛道。“去年,我们在泰安开办了旅居养老基地,面向全国各地的老年人提供慢生活体验。基地不仅配备了棋牌室、KTV等娱乐设施,还将泰山特色元素融入其中,邀请书法老师、太极拳老师一起和老年人互动交流,并带他们游览泰安的自然风光。截至目前,基地已经接待老年人5000余人次。”九如城广生泉康养中心院长尚随建表示,目前,旅居养老的认可度正在慢慢提升,相信这会是一个有潜力的新行业。
政策赋能:让“家门口”养老的民生温度触手可及
面对老龄化的严峻形势和迫切的养老需求,近年来,我市聚焦群众关心、社会关切,通过强化政策支持、优化设施供给、提升服务质效,让“家门口”养老的民生温度触手可及。
记者从市民政局了解到,目前,全市115家养老机构中,双证齐全医养结合机构68家,床位2.15万张,护理型床位占比75%。聚焦居家和社区养老,我市不断夯实养老设施基础,全市建成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21处、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306处,覆盖率均达到100%。结合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建设,今年,我市大力发展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目前已建成6处,让老年人不必远离熟悉的家,便能享受有尊严、有温度的晚年生活。
聚焦银发经济产业集群化发展,我市高起点规划银发经济产业园项目,构建“智造+研发+孵化”三位一体的产业生态,聚力打造康养膳食智造基地和健康养老用品产业智造基地,聚焦银发经济前沿领域,培育全品类、全链条的健康养老产业矩阵。从智能膳食到适老用品,从研发创新到产业孵化,泰安正孕育着养老产业的无限可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