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金枝 魏彪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增强高质量发展动力”“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更好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完善宏观经济治理体系,确保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连日来,全国各地文化和旅游工作者深入学习全会精神,大家纷纷表示,将以全会精神为引领,进一步提升旅游治理效能,有效激发经营主体活力。
“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伍肩负着激发文旅活力、助力文旅繁荣的重要职责,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为推进旅游强国建设贡献力量。”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综合执法监督局局长王超说,四川将深入开展强制消费等突出问题集中整治,以高水平行政执法更好守护旅游市场公平;坚持包容审慎监管原则,落实《川渝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领域免罚清单(第一批)》有关要求,加强执法标准跨区域协调,推动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规范涉企执法监管,通过“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减轻企业负担,推行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制度,让文化执法有力度、有温度;开展旅游举报投诉提质增效行动,让游客来川旅游更开心、消费更舒心。
“全会为文旅市场管理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市场管理处处长林宇说,福建将自觉把中央顶层设计融入文旅市场管理工作实践,以更高站位坚守文旅安全使命,以更实举措破解文旅市场治理难题,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规范市场秩序、提升服务质量,认真落实“放心游福建”服务承诺,切实保障游客和经营主体的合法权益,不断激发文旅市场活力,以实干践行使命,擦亮“放心游福建”服务金字招牌,助力做大做强做优文旅经济。
“当前,新产品新场景新业态层出不穷,新型文旅经营主体不断涌现,这对提升旅游治理效能、激发经营主体活力提出了新要求。”合肥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吴娅娟说,合肥将贯彻落实好全会精神,坚持综合治理,健全“大文旅”工作机制,推进资源共享、监管联动,形成统筹协调、齐抓共管、协同推进、高效运转的强大合力,提升文旅治理效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强“双招双引”,为文旅企业提供全周期服务,培育发展文旅产业园区,为文旅企业集聚发展提供平台;完善经营主体信用体系,优化审批流程,推进柔性执法,营造让经营者安心、消费者放心的文旅发展环境。
“全会为提升行业治理效能、激发经营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坚定了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北京市法学会旅游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李广说,业界应深刻领会全会提出的“形成优质优价、良性竞争的市场秩序”等具体要求,并将其作为提升治理效能的重要抓手,加强行业自律与诚信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保护消费者权益,让经营主体在规范有序的环境中释放创新动能,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云南财经大学旅游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明庆忠认为,业界应认真学习贯彻全会精神,正确认识提升旅游治理效能与激发经营主体活力之间相互促进的关系,加快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协同、企业主体、社区参与”的多元化共治机制,深化机制改革和“放管服”,用好智慧化手段,达到治理覆盖面广、联动力强的效果。提升旅游治理效能与激发经营主体活力,是一体两面的系统工程,关键在于制度创新,政府应做好规则制定者、环境营造者、公平维护者,让经营主体真正成为旅游业发展的活力之源。
海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海口经济学院教授周义龙认为,“十五五”时期,有关部门应加快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通过搭建平台、完善规则、优化服务,为各类经营主体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发展环境;应从管理者向服务者、引导者转变,通过优化营商环境,稳定市场预期,激发创新活力;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审批流程,提升服务质效,强化政策引导,鼓励经营主体跨界合作,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