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化京津冀地区养老服务协同发展,11月18日,2025年京津冀养老服务协同发展项目推介会在北京举行。推介会以“项目聚力 协同赋能 共绘京津冀养老服务新蓝图”为主题,由北京市民政局、天津市民政局和河北省民政厅共同主办,北京养老行业协会、天津市养老服务促进会和河北省养老服务业协会承办。
推介会全面展示了京津冀地区养老服务协同发展成果。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京津冀民政部门深化养老服务协同发展,让三地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三地加强统筹协调,养老服务协同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坚持“同质同标”,养老服务政策协同落地见效;加大支持力度,老年人异地养老迈出坚实步伐;搭建交流平台,养老项目资源共享初见成效;拓宽培养方式,养老服务人才交流不断深化;坚持精准对接,京冀对口支援“银龄行动”深入开展。三地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京津冀养老服务协同发展的实施方案》等文件,实现京津冀养老机构等级评定和老年人能力评估结果互认,促进三地养老服务人才培训、合作交流持续深化,养老服务质量同步提升。三地着力打破异地养老地域壁垒。北京市按照“政策跟着老人走”思路,向津冀地区接收京籍老年人养老机构拨付运营补贴,上线北京养老服务补贴网上支付小程序,让异地居住的京籍老年人在机构内便捷使用老年人失能护理补贴支付床位费、护理费等。河北省推出吸引京津老年人到河北养老的若干措施。三地建立养老服务项目推介机制,自2023年起,连续3年举办京津冀养老服务协同项目推介会,加强养老资源对接。
推介会上,北京市通州区、天津市蓟州区和河北省张家口市三地民政局作为政府部门代表进行了养老服务政策宣讲。京津冀三地民政部门签订了通武廊养老服务战略合作协议、养老护理员劳动力输入对接协议与京津冀康养旅居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