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修改密码

首页 > 文章 > 行业动态 > 山东 > 正文
《山东省医养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23-2027年)》发布:构建“三极三圈五区全域”的发展格局

+1

-1

收藏

+1

-1

点赞0

评论0

  近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山东省医养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23-2027年)》(以下简称“规划”)的通知,并就《规划》做出详细解读。

  《解读》中明确指出,到2027年,山东全省医养健康产业形成国内知名的生物医药高地、智慧医疗高地、健康养老高地、医美抗衰老高地、中医药健康产品高地和多业态融合创新高地,产业规模、创新实力、高地效应、品牌影响力全国领先。

  到2030年,全省医养健康产业规模和发展质效位居全国前列,产业高地和知名品牌在国内国际市场具有较大影响力,全面形成优势集聚、特色鲜明、内涵丰富、布局合理的医养健康产业体系。

  此外,立足全省“一群两心三圈”区域经济布局,依托各地医养健康产业基础和优势条件,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引导产业集聚化、差异化、特色化发展,构建“三极三圈五区全域”的发展格局。

  《解读》全文如下:

  2023年9月,山东省政府办公厅第24次常务会审议通过并印发了《山东省医养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23-2027年)》(以下简称《规划》)。现就《规划》作如下解读:

  一、医养健康产业是什么?山东省医养健康产业发展面临怎样的形势?

  医养健康产业是以维持、修复和促进人的健康为目的,以医和养为核心特色的产品生产、服务提供和信息传播等相关产业统称,涉及医疗、医药、养老、养生、体育、旅游、文化、食品等多个与健康紧密相关领域,是涵盖全产业链条、全地域范围,覆盖全体人群、全生命周期,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综合性产业。医养健康产业既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推进健康山东建设、维护人民群众健康、创造高品质生活的重要保障。

  自2018年第一轮规划实施以来,山东省医养健康产业规模效应持续攀升,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经济支撑带动作用显著增强,整体走在全国前列,已全面步入高质量发展轨道,初步构建起了全生命周期、全产业链条的健康服务体系,促进了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良性互动。2022年全省医养健康产业增加值超过5600亿元,较2018年增长36%,年平均增速达8%以上,高于全省GDP年均增长速度。医养健康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6.4%,对经济社会发展支撑带动作用明显。全省医养健康产业“雁阵形”集群13个、领军企业30家,2022年集群营业总收入突破5400亿元。

  二、《规划》的期限是如何设置的?发展目标是什么?

  我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自2018年开始,提出分四步走的战略部署,明确“一年全面起势、三年初见成效、五年取得突破、十年塑成优势”。医养健康产业作为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新旧动能转换“十强”产业之一,2018-2022年规划任务全省医养健康产业发展已圆满完成,根据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十年塑成优势”的整体安排,为顺利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第二个五年目标,力争在2027年全面塑成产业发展优势,将《规划》的期限确定为2023年至2027年。

  到2027年,全省医养健康产业形成国内知名的生物医药高地、智慧医疗高地、健康养老高地、医美抗衰老高地、中医药健康产品高地和多业态融合创新高地,产业规模、创新实力、高地效应、品牌影响力全国领先。

  一是实现产业规模新跃升。产业整体实力和综合发展优势全面彰显,发展内生动力和服务供给水平大幅提升,成为全省国民经济发展重要支柱产业。到2027年,产业增加值突破7000亿元,占GDP比重稳定在6.5%左右。二是实现创新能力新跃升。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主导、“政产学研金服用”深度融合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更加健全,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到2027年,力争新增1家医养健康产业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新建一批跨学科、跨领域、跨部门的综合性创新平台,引育一批国内一流的创新人才与团队。三是实现集聚效应新跃升。全省医养健康产业空间布局持续优化,产业集群、产业园区(基地)、健康特色小镇等产业平台集聚效应显著增强,重大项目承接能力不断提升。到2027年,形成3-5个千亿级产业集群,集聚1200家以上示范引领、带动作用强的龙头(规模以上)企业。四是实现发展环境新跃升。有利于医养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支撑体系和行业监管体系更加完善,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得到有效破解,部门协作、政策衔接有力有效,营商环境明显优化,对外交流合作广泛深入,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规范、行业自律的良好发展氛围基本形成。

  《规划》还展望了2030年远景目标,到2030年,全省医养健康产业规模和发展质效位居全国前列,产业高地和知名品牌在国内国际市场具有较大影响力,全面形成优势集聚、特色鲜明、内涵丰富、布局合理的医养健康产业体系。

  三、《规划》对全省各地医养健康产业发展是怎样布局的?

  立足全省“一群两心三圈”区域经济布局,依托各地医养健康产业基础和优势条件,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引导产业集聚化、差异化、特色化发展,构建“三极三圈五区全域”的发展格局。

  (一)三极引领

  以济南、青岛、烟台为引领,集聚高端要素,带动全省医养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全国健康产业创新发展策源地。

  济南:着力发展生物医药、医美抗衰和医药流通服务,建成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生物医药研发创新、生命科学中心和智慧医药流通基地。

  青岛:着力发展海洋生物医药、基因技术、高端医疗器械、体育健身和康复保健,打造全国知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海洋特色生物医药、康复产业湾区。

  烟台:着力发展生物医药、康养文旅、中医中药,壮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建设国内领先的生物医药高地与健康产业融合发展引领区。

  (二)三圈辐射

  依托省会经济圈、胶东经济圈和鲁南经济圈,着力深化医养健康产业区域协作,打造三个医养健康产业辐射圈。

  省会现代医药产业辐射圈:包括济南、淄博、泰安、聊城、德州、滨州、东营7市。聚焦现代医药工业、中医药老字号、体卫融合重点领域,向北联通京津冀,向西辐射黄河流域,打造生命科学前沿技术、中医药现代化发展先导区和高层次人才成果转化基地。

  胶东海洋健康产业辐射圈:包括青岛、烟台、潍坊、威海、日照5市。聚焦海洋生物医药、生物制品、高端医疗器械、养生旅游等重点领域,向东辐射日韩以及东北亚地区,壮大生命健康、高端医疗装备制造等“雁阵形”集群和现代医药贸易集聚区。

  鲁南生态康养产业辐射圈:包括临沂、枣庄、济宁、菏泽4市。聚焦健康养老、中医药、生态养生、健康文化等重点领域,向南联通长三角地区,打造中医药产业融合创新集聚地、养生养老绿色生态区,构筑鲁南全景康养文旅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三)五区支撑

  突出中医药在医养健康领域的独特优势,依据地理区域相邻、优势资源集聚的原则,划分鲁中南山区、黄河三角洲、鲁西南、胶东半岛及东平湖、南四湖水生药材种植养殖区等五大中药材生产区,为医养健康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四)全域升级

  依托各市发展基础和资源禀赋,培育打造各具特色的优势产业集群,提升全省医养健康产业整体实力与核心竞争力。

  四、《规划》确定的产业发展重点领域有哪些?

  顺应产业集聚、创新、融合发展趋势,聚焦“医”“康”“养”“药”“中”“智”“融”七大领域,加快塑成医养健康产业发展新优势。

  (一)提升“医”品质,优质化发展医疗服务:重点围绕全面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多元发展特色医疗服务、加强重点人群医疗服务等3个方面,优化区域医疗资源布局,扩大优质医疗资源服务供给,全面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打造国内知名医疗高地。

  (二)丰富“康”内涵,精细化发展健康管理:重点围绕完善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加快发展康复产业、规范发展心理健康服务、积极推广健康保险等4个方面,提升健康管理服务质效,形成覆盖生命周期的全方位、一体化、个性化、全程化健康管理服务体系。

  (三)打造“养”圣地,品牌化发展养老养生:重点围绕创新健康养老服务、扩大健康养老产品供给、提高养生保健服务质量等3个方面,高起点推动健康养老服务,高品质开发健康养生产品,打响“孝善齐鲁·康养山东”品牌。

  (四)壮大“药”实力,集群化发展医药器械:重点围绕生物药、化学药、海洋药物、医疗器械、医药流通等5个方面,深入推进“品质鲁药”建设,形成配套体系完整、规模效益突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医药器械产业集群。

  (五)塑强“中”优势,创新化发展中医中药:重点围绕强化中医医疗高地建设、推动中药品质升级、推广中药材生态种植养殖、大力发展“中医药+”创新产品等4个方面,深入实施齐鲁中医药名品工程,落实中药材种植养殖、中药工业优化升级、中医药跨界融合等重点任务,提升中医药产业现代化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六)加快“智”应用,数字化发展健康产业:重点围绕深化健康领域数字化变革、促进人工智能推广应用、打造智慧健康新模式、开辟元宇宙健康新赛道等4个方面,全面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医养健康产业深度融合、创新应用,为打造数字健康产业体系提供强大支撑。

  (七)拓展“融”模式,跨界化发展新兴业态:重点围绕特色发展康养文旅、纵深发展体卫融合、提质发展健康食品、创新发展健康美业等4个方面,推动医养健康产业向文化旅游、体育健身、中医药、美妆医美、食品营养等领域延伸发展,不断拓展健康跨界融合应用场景。

  五、如何更好地推动规划任务落地实施?

  针对产业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深入实施“六大工程”,强化平台载体支撑,推动产业提质升级。

  (一)创新能力突破工程:一是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聚焦医养健康产业发展需求,重点围绕高端医疗器械、体外诊断、抗体药物、重组蛋白、检测装备等技术领域,持续实施重大科技创新工程,提升产业链自主可控水平和科研创新能力,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物医药创新策源地。二是构筑高能级创新载体。布局建设一批省技术创新中心、新型研发机构、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和院士工作站,充分发挥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省实验室等高能级平台的引领作用,统筹人才、项目、平台一体化发展,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三是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支持企业从实际需求出发,开展对医养健康产业有重大引领和拉动作用的关键核心技术、共性技术、颠覆性技术的联合攻关,承接国家、省、市相关重大创新工程。

  (二)产业能级提档工程:一是发挥产业园区集聚效应。做大专业园区体系,放大互通互补互动效应,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园区化发展,做好“扩链、延链、补链、强链”文章,构建龙头企业带动、中小企业配套、共性平台支撑、上下游产业联动的集约集群化发展格局。二是增强产业集群综合竞争优势。围绕医养健康产业重点领域,加快推进创新链和产业链跨区域深度融合,选择一批核心技术领先、产业链条完整、协作配套紧密、骨干企业支撑有力的优势产业,共同培育打造若干世界级先进健康制造业集群。三是实施企业成长梯次培育计划。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支持“领航型”企业发挥产业链“链主”作用,带动关联度高、协同性强的中小企业进入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

  (三)人才梯队建设工程:一是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育力度。依托省级以上重点人才工程,引进一批科技创新能力和学术研究水平国内领先的创新团队及高层次人才,培养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引领学科发展、带动产业转型的领军人才。二是培育跨界复合型人才。顺应医养健康产业多领域、多业态融合发展趋势,培育一批医养康养结合、医旅医体融合、“互联网+健康”“人工智能+健康”等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三是推进医养健康职业教育。深化人才产教融合培养,推动学校专业设置与医养健康产业发展需求有效对接、精准匹配,加强精神卫生、中医保健、老年护理、母婴护理、食品营养、亚健康调理等各类健康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四是构筑人才服务良好生态。积极开展健康领域省级人才计划遴选方式改革,建立以人才链为总牵引,优化教育链、激活创新链、服务产业链的“四链”融合工作机制,探索创新医养健康产业人才政策和激励机制。

  (四)质量品牌引领工程:一是做好标准筑基行动。深入实施标准化战略,推动医养健康产业标准化建设,实施健康领域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完善医养健康产业品牌标准架构,提高产业发展标准化、规范化水平。二是开展品质升级行动。促进医养健康产业发展与品质提升同频共振、一体推动,精准补链、延链、强链。支持企业开展质量、环境等管理体系和节能、低碳等产品国际认证,提升产品质量档次和国际市场认可度。三是开展品牌赋能行动。实施百年品牌企业培育工程,将医养健康产业知名品牌纳入“好品山东”建设规划,推动医养健康产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战略城市建设。

  (五)绿色低碳促进工程:一是健全绿色生产相关制度。完善医养健康产业绿色低碳产品和服务标准体系,推进绿色产品认证与标识体系建设,完善产品能效、能耗等标准,实行碳排放统计制度,积极探索开展用水权、用能权等资源要素市场化交易试点。二是形成绿色生产服务方式。树立低碳运营、绿色生产的理念,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服务方式。开展医养健康产业绿色园区、绿色工厂建设,推进企业实施以清洁生产为重点的环保提标改造,减少污染物排放。

  (六)开放合作跃升工程:一是广泛开展区域合作。对内积极拓展黄河流域、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地区合作交流,对外巩固欧美、深耕日韩、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创新行动,促进医养健康产业人才、技术、资源优势互补共享。二是提升招商引资层次。聚焦医养健康产业重点领域,推动招商引资、要素配套等向建链强链补链聚焦,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积极引进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前景好的高端项目。

  六、《规划》与前一轮相比有哪些特色亮点是什么?

  全省医养健康产业发展进入第二个五年规划期,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本轮《规划》体现出一些新的特色亮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适应新形势、把握新要求。《规划》结合新形势新要求,将“康”“养”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健康管理、健康养老、健康养生、心理健康和健康产品供给等康养领域产业发展,打造覆盖生命周期的全方位、一体化、个性化、全程化健康服务体系。

  (二)高点定位、高位推进。《规划》着眼于在新的起点上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基于全省医养健康产业优势领域,提出聚力打造生物医药、智慧医疗、健康养老、医美抗衰老、中医药健康产品和多业态融合创新等六大高地,力争经过新一轮五年发展,推动产业规模、创新实力、高地效应、品牌影响力全国领先,实现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十年塑成优势”的目标要求。

  (三)差异发展、突出特色。《规划》坚持因地制宜、错位发展,构建“三极三圈五区全域”的区域布局,形成重点市引领、产业圈辐射、资源区支撑、全域化升级的区域发展新格局,在医养健康产业各细分优势领域全面布局发力点和增长极。聚焦齐鲁道地药材、医药器械、养老养生、文旅康养、健康食品等特色鲜明的产业领域,打造一批自主创新、品质高端、信誉过硬、市场公认的优质品牌。

  (四)数字变革、创新驱动。《规划》突出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全面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健康产业深度融合、创新应用,重点规划了健康领域数字化变革主要任务、人工智能推广应用场景和智慧健康管理、智慧健康养老、智慧医药流通、智慧农业发展等智慧健康新业态。推动医养健康产业向旅游、健身、文化、美妆、食品等领域延伸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健康服务与健康生活新需求。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

相关推荐
今日要闻
换一批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