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一项最新临床试验表明,因黄斑变性的失明人群在接受一种微型电子眼植入物并搭配增强现实眼镜后,能够重新获得“阅读”能力。该研究报告发表在近期出版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
萎缩增龄性黄斑变性是目前无法治愈的眼部疾病,全球大约有500万人深受其害。它会逐渐破坏视网膜黄斑区的感光细胞,随时间推移侵蚀中心视力,黄斑变性持续恶化可导致患眼完全失明。
这项研究在5个国家的17家医院招募了38名患眼中心视力已完全丧失的患者,测试一种名为PRIMA的先驱性植入物。PRIMA可由训练有素的外科医生在两小时内安全植入。医生通过一个小切口,将一枚仅2×2毫米、形状类似SIM 卡的微芯片植入中心视网膜下方。同时,提供患者一副增强现实眼镜,该眼镜能连接到佩戴在腰部的具有变焦功能的袖珍计算机。术后大约1个月,伤口愈合后植入物便被激活,眼镜的摄像头可以捕捉视觉场景并投射到芯片上。计算机中的人工智能算法将这些数据转换为电信号,通过视网膜和视神经细胞传输到大脑,大脑再将信号解读为图像,使患者能够感知视觉。通过训练,患者学会使用眼镜扫描文本,进行“阅读”。
研究报告指出,84%的参与者利用这种微型电子植入物成功识别出字母、数字和单词,平均能够阅读标准视力表上的五行字母,而在术前他们甚至完全无法辨认视力表。伦敦大学学院眼科研究所副教授马赫·穆其特指出,失明人群能够实现有意义的中心视力恢复,这在人工视觉的历史上,代表了一个新纪元的开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