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修改密码

推动医养结合 促进健康养老

+1

-1

收藏

+1

-1

点赞0

评论0

近年来,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坚持以“健康恩施”建设为引领,将医养结合作为重要民生工程,通过强化制度设计、创新服务模式、加强队伍建设和提升服务品质等举措,着力推动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深度融合,促进健康养老。

系统谋划,合力推进

恩施州委、州政府将推进医养结合作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举措,纳入全州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民生实事项目和深化改革重点任务,系统谋划,强力推进。州政府常务会议定期研究解决医养结合工作中的堵点问题,明确“政府引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资源共享”的发展原则。建立州政府牵头,民政、卫健部门主要负责,发改、财政、医疗保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自然资源和规划等部门共同参与的州级医养结合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协调解决难点问题,形成齐抓共管、协同推进的强大工作合力。州民政局联合州卫健委等部门印发《恩施州关于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明确支持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养老服务、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深化医养签约合作、强化队伍建设、完善保障措施等内容,为各类主体参与医养结合服务提供行动指南和政策依据。

创新模式,激活动能

恩施州立足山区实际和老年人多样化的服务需求,鼓励并引导多元主体参与,探索形成可持续、可复制的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充分发挥医疗机构专业优势,支持其通过新建、改建、扩建或转型等方式,延伸服务链条开展养老服务;鼓励二级及以上医院依托现有资源,独立设置养老床位或与养老机构合作建设养老床位;支持部分有条件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满足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需求的前提下,将富余医疗床位转型为康复、护理、安宁疗护或养老床位,实行“医疗养老一张床”管理模式。目前,全州已建成17家医养结合机构,拥有医养结合床位4780张。构建“机构协同、资源互补”的服务网络,推动全州养老机构与周边医疗卫生机构签订紧密型合作协议。其中,利川市、宣恩县妇幼保健院代管当地社会福利院,实现医疗资源对养老机构的直接覆盖和一体化管理;来凤县翔凤镇卫生院派驻医务人员至舒欣嘉苑康养中心,建始县人民医院派驻医务人员至县福利院开展常态化医疗服务。为补齐农村地区医养结合服务供给短板,恩施州推广乡镇卫生院与农村福利院“一院两区”、村卫生室与农村互助照料中心“两室联建”等模式,方便社区和农村老年人就近就便享受医养结合服务。

专业引领,建强队伍

恩施州将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提升医养结合服务质量的核心环节,夯实发展根基。在全州范围内推动二级及以上公立综合性医院规范设置老年医学科(老年病科),并以此为基础,建立老年患者院内医疗、康复、护理及向社区、家庭转诊的双向转诊机制。成立恩施州老年医学和安宁疗护质量控制中心,负责对全州相关学科进行业务指导、技术培训和质量管理等。由州卫健委、民政局牵头,组织医疗机构医护人员、养老机构护理员参加老年医学、医养结合管理、老年护理等专业培训。推动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开设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为医养结合服务规模化、专业化、可持续发展储备本土化、高素质的后备力量。将州中心医院、民大医院、恩施职业技术学院等单位列为医疗护理员培训机构,开展专业培训。以联合发文的形式出台激励政策,支持医务人员到医养结合机构执业,特别是在医疗卫生机构内部绩效分配方案中,明确向提供居家医疗服务、医养结合签约服务等表现优异的医务人员给予适当倾斜。鼓励临床经验丰富的退休、转岗护士等到医养结合机构执业,激发专业人才活力。

标准先行,强化监管

为确保医养结合服务安全、优质、高效开展,恩施州坚持标准先行、监管护航。建立符合州情的医养结合服务标准与质量评价体系,明确服务内容、流程规范、人员配置和质量要求。重点加强对入住老年人的全面能力评估(入院评估)和在院期间的动态评估,以此作为制订个性化服务方案、实现医疗床位与养老床位科学转换、精准匹配服务资源与老年人需求的重要依据。定期举办全州医养结合服务能力提升培训班、工作经验交流会、现场观摩会等,促进各县市、各机构之间的互学互鉴、经验共享。建立跨部门联合监管与信息共享机制,民政与卫健部门严格按照医养结合机构的原主体属性落实行业主管责任,依据职责分工,分别对机构内设的医疗卫生服务职能和养老服务职能进行常态化、专业化行业监管,形成职责明晰、衔接顺畅、覆盖全面的监管闭环。定期开展医疗质量、消防安全、食品安全、设施设备安全等专项检查和隐患排查,确保医养结合机构和服务对象安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

相关推荐
今日要闻
换一批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