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第三届山东人才创新发展大会暨第十三届“海洽会”“智慧医疗 健康山东”学术论坛在济南市举办。论坛上,山东医养健康高等教育共同体成立。
围绕“医工融合:极弱磁医学成像技术研究与应用探索”“传承医者精神 推动医学发展”“单方面解读医学遗传、多视角认识疾病基因”“精准肿瘤学新实践”等主题,中国科学院院士房建成,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张学、于金明在论坛做主题报告,共同探讨智慧医疗的最新进展、创新应用及未来趋势。
“科学发现需要思考和观察,但在当前环境下,新的科学发现需要依靠的是极端环境及极端条件,我们要依托大科学设施,开辟零磁医学及高端医疗装备新赛道。”
零磁医学在临床诊断上具有重大意义。房建成院士介绍,当前全球死亡人数最多的疾病前三位分别是:心梗、脑梗和肿瘤,很多心肌缺血,重度狭窄的病人,尤其是年轻人,他们常常对病情没有感知。通过对心脏缺血导致的磁场减弱现象的尽早识别,可以实现心梗的早诊早治。
房建成表示,零磁医学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方向包括心磁成像、脑磁成像、肿瘤细胞代谢分析和中医疗效评估。其中,心磁成像在急性心梗、重度急性心肌缺血、健康体检等诊断中,比心电图更准确,比心肌酶更快,比传统造影识别能力更强,比CT方便且对身体无损。针对心磁成像,目前已在急性胸痛快速分诊,心肌缺血的快速诊断及精确评估,健康体检、早期筛查及康复评估等三个方面研发诊断软件,诊断准确率可达95%。同样的,脑磁成像可应用于四个方面:脑梗、脑缺血早期引起的脑功能改变研究;缺血性脑卒中早筛早查与康复评估;精神疾病研究和健康体检;脑机接口研究等。
“我们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加强零磁医学基础研究;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零磁科研装备研制;面向经济主战场,加大零磁医疗装备批量生产,开辟零磁医疗装备新赛道,发展新质生产力。”房建成院士表示,未来,零磁医疗装备还要进社区、进家庭,加快从治已病导治未病的转变。
“新时代的医疗要服务患者,急病人所急,一心为解决病人疾苦着想。”李兰娟院士提到,攻克重型肝炎、肝病和肝衰竭的高病死率是一个国际性难题,综合治疗病死亡率高,缺乏有效的早期预后预警和干预策略,需要探索和发展新颖的治疗技术。
据悉,肝衰竭通常有三大救治方法,内科综合治疗、人工肝支持治疗和肝移植。其中,人工肝是重型肝炎治疗的有效途径,肝移植则是肝衰竭晚期患者唯一有效的治疗方式。
李兰娟院士始终关注肝病的防与治,从1986年初期,李兰娟院士及其团队创建人工肝系统。1996年人工肝技术向全国推广,急性和亚急性肝衰竭的好转率从12.5%提高至78.9%,慢性肝衰竭患者的治愈好转率从7.3%提高到43.4%。从SARS到H7N9再到新冠,“李氏人工肝”挽救了一批又一批病患,真正做到了“治病救人永远是第一位的!”
在新一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的当下,团队借助人工智能构建“李氏人工肝智能云服务系统”,实现了术前智能辅助诊断、设备优化与术中远程云检测。最后,李兰娟院士表示,由山东省和济南市共同建设的新型研发机构济南微生态生物医学省实验室于2021年成立,着重开拓“微生态与感染、微生态与衰老、微生态与生物技术”三大研究方向,欢迎大家来实验室开展科研交流合作。
不同国家对于罕见病的定义不同,中国应当该如何定义罕见病?张学院士介绍,2021年,在从事罕见病学术组织讨论中,学者们提出了中国罕见病的三个定义:新生儿发病率低于万分之一,群体患病率低于万分之一,患者总人数低于14万。但在现阶段的中国,用万分之一的群体患病率来定义罕见病更合适。
“80%的罕见病都是遗传病,罕见病患者人数比肿瘤患者和艾滋病患者加在一起还多,但95%的罕见病并无对应药品。”张学院士介绍,一种极端类型的罕见病往往是某种常见复杂疾病的极端表现形式,研究罕见病可揭示常见复杂疾病发生相关的关键分子通路,实现罕见病的精准诊疗。同时,发现罕见遗传病致病基因能为揭示该基因的基础生物学功能提供关键线索,也能为阐明罕见病的发病机制提供突破口。罕见病研究还能促进对常见病的药物研发。
张学院士提出,我国罕见病临床资源丰富,对罕见遗传病的研究能够回答生物医学重要科学问题,但目前优势临床资源并没有被充分利用。他认为,罕见病更多体现的是公平可及性的政策保障问题,要加强对罕见病的诊断、治疗和保障,加强临床培训和资源共享,加深学界研究和企业重视程度,加大政府投入和政策跟进,向重视基因鉴识,规范遗传检测,优先治疗研发,加强国际合作,探索“三医联动”等方向布局罕见病下一步研究。
“肿瘤治疗既要弯道超车和变道加速,更要在当今拥挤的赛道上开辟新赛道之精准融合创新时代。”于金明院士指出,随着肿瘤治疗模式的进展,精准医学逐渐成为肿瘤治疗手段,但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比如靶向和免疫治疗只能延长患者生命而很难治愈,手术和放疗的疗效也遇到了天花板,因此肿瘤治疗的未来发展要进一步做到“精准联合”,汇集多学科团队(MDT)的力量,将各种治疗手段如手术、化疗、放疗、免疫、靶向治疗、ADC等精准立体联合,融合新技术,抱团取暖,以疗效高、损伤小、费用低为策略,为患者提供最适合的个体化治疗。
于金明院士强调,肿瘤的关键在于精准诊治,需要明确肿瘤分子机制、分子间相互作用及肿瘤微环境等因素,体现了从宏观的解剖结构与生理功能逐步到微观的细胞代谢与基因分子的科学认识转变与技术革新发展。未来的肿瘤诊疗需要围绕“个体医学—精准医学—精准健康”展开,外科实现微创、放疗实现精确、内科实现精准的目标。需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量身定制的精准智疗”。“精准治疗是一个复杂系统的工程,需要多学科、多专业、多领域、集成交叉、跨界融合,以制定精准个体化的新策略、新技术、新药物,从而实现肿瘤治疗的个体化、精准化和智能化,最终实现改善国民健康、降低癌症死亡率的目标。”于金明院士总结道。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