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东聚焦养老金领取资格认证的痛点、难点、堵点,依托大数据平台,用科技赋能民生,通过对退休人员进行全方位行为轨迹分析,动态判断其生存状态,创新打造“静默认证”模式,将养老金领取资格认证流程由原来的领取人“提出申请-进行验证-发放待遇”,转变为政府部门“大数据采集-数据比对-自动发放”,建立完善了“以静默认证为主、远程自助认证为辅、疑点信息实地精准核实”待遇领取资格认证工作体系,既有方便群众办事的温度,也有防范欺诈冒领的力度,科学有效维护了退休人员权益及社保基金安全。
数聚赋能 联通孤岛
推动资格认证“零跑腿”
依托“数字政府”建设,积极推进跨部门、跨领域、跨层级数据共享,汇集数据资源,提高数据质量,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加强数据汇集,突破部门数据共享关。强化部门协同,破除信息孤岛,消除数据烟囱,建立省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形成人口基础信息资源库等6大基础信息资源库、卫生健康等34个主题信息资源库,汇聚人社、公安、民政等部门涉及人口状态的231类、3700个数据项,为全面有效开展数据比对做好基础工作。
加强数据清洗,抓住关键数据提取关。坚持需求导向,从海量政务数据中抽取关键数据,从卫健部门共享到门诊住院体检数据超过2.5亿条、死亡医学证明信息超过328万条、核酸检测数据4750万条、疫苗接种数据9303万条,从民政部门抽取殡葬信息超过586万条,从监狱管理部门抽取服刑信息超过66.5万条。
加强数据整理,严把退休数据质量关。克服历史数据不规范、不准确、错漏项等问题,开展多轮数据整理,聚焦退休人员姓名、身份证号码等基础信息,修正错误数据、补充缺失数据、清理无效数据,有效补齐历史数据短板,推动数据质量整体提升,为养老金发放“静默认证”提供数据支撑。
健全机制 再造流程
推动资格认证“不打扰”
依托丰富的数据资源,重塑资格认证流程,进行部门间信息比对,在不打扰群众的静默状态下完成认证工作。
横向上部门间数据共享比对。积极主动对接民政、卫生健康、监狱管理、医保、公安等部门,破除部门利益和信息壁垒,加强协作配合,定期完善共享目录清单、扩大数据共享范围,建立常态化数据共享和信息比对机制。
纵向上系统内分级比对核实。外部门数据与养老金领取人信息进行比对,比对后数据谁的人谁负责,省本级的人员数据,由省社保中心分发各单位核实处理,各市人员数据分发各市,各市收到推送信息,进一步依托本地掌握数据开展具体比对。
肯定类否定类信息区分作出判断。经过大数据比对,对于有就医、旅行、疫苗注射、核酸检测等“肯定类”信息的退休人员,智能延续其领取资格,直接发放养老金;对于有死亡、服刑等“否定类”信息的退休人员,逐级向下推送到所在单位、基层平台,进行人工精准核实,暂缓发放其养老待遇;信息存疑的,也实行推送核实。传统方式下,全省每年4月集中开展全员现场人工认证,需持续至10月才能全部完成,耗时长、工作量大。
2021年,全省发放养老金3320.5亿元,“静默认证”惠及789万名机关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需实地精准核实认证的人数大幅下降,认证时间大幅缩短,工作效率大幅提升。
创新方式 无声有情
推动资格认证“无感知”
实行“静默认证”的条件是拥有退休人员的动态数据资源,但对于无数据留痕的退休人员,山东人社部门创新认证方式,突出人文关怀,坚持“线上认证”和“线下认证”相结合,寓认证于服务,让退休人员不知不觉完成认证。
完善线上远程认证模式,让资格认证“不见面、有速度”。深化“互联网+”与资格认证的融合,推行基于互联网的生物特征识别认证、手机APP远程认证等服务渠道以辅助。加强对网站、手机App的适老化改造,增加操作提示,简化使用步骤,方便老年人使用;开通“亲情服务”功能,方便子女帮助老年人快捷完成认证。目前,山东省退休人员可利用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政务服务平台“爱山东”APP“刷脸”认证,异地居住人员不需往返跑腿。
完善线下传统认证模式,让资格认证“面对面、有温度”。将实地精准核实认证与社会化服务工作相结合,利用好基层党组织和协办员力量,发挥好党员、网格员作用,探索建立以党组织为核心的网格化管理模式,寓核实于服务,在开展文体娱乐活动、走访慰问、爱心互助、结对帮扶、党组织学习、党员政治生日、健康体检以及就诊、义诊、康复指导等服务过程中,主动收集领取待遇人员认证信息,对于高龄、身体状况欠佳、行动不便者等人员提供上门服务,坚决摒弃有悖尊重、有失尊严、有损人格的认证方式,切实改善群众服务体验。
据了解,下一步,山东省将拓展“静默认证”模式应用的深度和广度,将“静默认证”实施范围由职工养老保险待遇领取人员,拓展至居民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待遇领取人员,在更广的民生领域,推进零跑腿、无感知、不打扰,为数字文明造福人民提供更多的服务场景和创造实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