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修改密码

首页 > 文章 > 资讯 > 国内资讯 > 正文
提升数字金融与实体经济融合质效

+1

-1

收藏

+1

-1

点赞0

评论0

  作者:孙 早(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王 乐(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电子商务系主任)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是支撑经济增长、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实体经济是金融的根基,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的天职,金融和实体经济是共生共荣的关系。金融业加大力度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既是巩固当前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夯实经济高质量发展基础的重要举措,也有助于实现自身的转型升级。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积极探索新时代金融发展规律,不断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本质的认识,不断推进金融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强调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将“积极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作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金融服务,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

  数字金融是“五篇大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以数字技术为关键工具、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以在线流程为业务模式,具有资源跨时空有效配置、信用信息数字化以及能够实现高普惠广覆盖和精准响应等特征。数字金融能够促进资金流、信息流和数据流高效协同配置,提高金融服务交付速度、透明度和安全性,降低交易成本,促进金融资源实现网络化共享、集约化整合、精准化匹配,对提升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融合的效率有重要作用。

  当前,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还面临一些难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发挥数字金融作用给予有效解决。一方面,制造业普遍面临创新投入成本较高而融资渠道受限的问题,企业在前期技术研发和积累阶段尤其需要金融的支持。数字金融可以通过应用数字技术加快金融资源流动且实现优化配置,提升金融服务可得性、便利性。另一方面,部分新兴制造业缺乏足够的市场信息和经验数据,信息不对称导致相关企业难以获得金融支持。数字金融可以通过对数据资源整合分析与实时信息共享,更精准地对企业进行评估,进而提供定制化的金融产品与服务。此外,制造业产品附加值偏低的现实情况也可能对企业融资形成障碍,而数字金融可以凭借其强大的场景触达能力,畅通产业链资金的流转,促进制造业企业发展新业态新模式,进而提升产品附加值和企业核心竞争力。

  促进数字金融更好发展,进一步提升其服务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的质效,需处理好三个重要关系。

  处理好守正和创新的关系。守正为本,创新为要。强调“守正”,必须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遵循经济发展规律、金融发展规律推动创新,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强调“创新”,必须顺应金融改革发展新的实践要求,着力在金融领域推进和形成新的重大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用好互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适应各种类型企业在融资条件、风险特征和信用水平等方面的差异,积极探索新的信贷方式,发展多元化金融业态,更好满足实体经济多样化的金融需求,把数字金融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处理好发展和安全的关系。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发展和安全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当前,国内外环境都处于深刻复杂变化之中,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交织叠加。在此背景下,更好发展数字金融、夯实实体经济根基面临更高要求。必须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树立底线思维,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风险思考得更深入一些,注重堵漏洞、强弱项。把握好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特别是要将数字技术创新发展与保障数据安全、金融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等结合起来,在用好用足数字金融的同时,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如何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世界性难题。更好发挥数字金融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同样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都要用好,努力形成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有机统一、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格局。既要充分发挥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为数字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创造良好条件,又需正确认识和把握资本的特性和行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强政策引导。特别是要针对数字金融的特点,重视防范技术领域风险和金融领域风险,进一步完善金融监管框架,推动数字金融健康有序发展。

  发挥数字金融重要作用,需在以下几个方面切实发力。一是完善数字金融基础设施。面对海量数据处理与跨域交易需求,数字金融基础设施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数字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在数量上,需根据实际需求平衡和协调重要基础设施的布局,力争有效辐射至中小企业和欠发达地区。在质量上,需关注数字金融服务系统在复杂交易中的高效稳定,保障制造业的资金安全和信息安全。二是稳妥推进金融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和产品服务创新需双管齐下,实现对制造业重点领域的精准支持,既健全跨部门协同监管机制,将金融资源配置到需要的产业领域,又动态评估高端制造业与传统制造业的需求差异,顺应制造业绿色化升级、服务化发展的趋势,推出定制化、场景化的数字金融产品。三是强化监管能力建设。数字金融在发展过程中需引入创新工具、发展数字业务模式,这对防风险提出了更高要求。需加快建立涵盖金融、技术和数据监管的多层次动态监管体系,形成多部门协同监管机制,切实将数字金融产品的设计、发行、交易、结算,以及数据处理、数据存储和数据传输全流程纳入有效监管。总之,需立足我国数字经济优势,发挥数字金融重要作用,打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堵点难点,把金融资源真正集聚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方向上来,聚焦到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上来,为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发展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金融服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

相关推荐
今日要闻
换一批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