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农历九月初九,又逢重阳。
当天上午,2025年中华孝亲敬老文化传承创新大会暨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活动评选表彰会议在京召开。
9时30分,大会开始,全体参会人员起立,嘹亮的国歌声在会场回荡。
受表彰的全国“敬老文明号”和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代表昂首挺胸、步伐坚定地走上主席台接受荣誉证书和牌匾,快门定格了代表的笑脸,掌声传递着大家的祝贺与敬意。
此次受表彰的代表来自全国各地,他们中,有英勇无畏的消防员,有救死扶伤的医生,有在养老机构守护“夕阳红”的护理员,也有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社区工作者……尽管岗位不同,但他们都以实际行动传承了中华民族孝亲敬老传统美德,用点滴付出生动诠释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时代内涵。
荣获全国“敬老文明号”称号的宁夏回族自治区隆德县凤岭乡李士村村民委员会,面对老年人多、设施缺、观念旧、服务少的养老困境,建起了养老服务中心,成立了邻里互助服务队,将孝亲敬老内容写入村规民约,老年人暖心舒心,乡风民俗也焕发了新气象。
“现在老人们有热乎饭吃,遇到困难有人帮,很幸福。”说起村里老人们的新生活,李士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齐永新说,“明年我们将建特殊困难老人集中居住点,住得好又热闹,他们才会更有精气神。”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爱老助老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关心老年群体、重视老龄事业,尊老、敬老、爱老、助老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受表彰的全国“敬老文明号”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启工消防救援站,把敬老爱老融入工作日常,将温暖触角延伸至老年群体,用专业力量筑牢养老机构消防安全防线。近年来,该站累计开展涉老消防服务800余次,惠及老年人2万余人次。
“老年群体的平安是我们心头沉甸甸的牵挂,更是必须筑牢的首要防线。”启工消防救援站党支部书记、政治指导员张岩作大会交流发言时动情地说,“要让‘火焰蓝’成为老年人心中最可靠的安全色。”
此时,掌声,为坚定承诺而响起。
孝亲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近年来,带着“让老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服务”的目标,受表彰的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黑龙江省铁力市民政局局长孙丽带领团队,从争取项目资金到构建三级养老服务网络,从破解消防难题到丰富老年人精神生活,用真心回应老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这份沉甸甸的荣誉,不仅是对民政系统的肯定,更是对铁力市多年来深耕养老服务、践行孝亲敬老文化的褒奖。”孙丽表示,今后要把孝亲敬老文化更好地融入民政工作的方方面面,让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更有品质、更有尊严。
“你就是那个‘黑衣姑娘’啊。”“你在雪天救人的视频,太让人感动了!”……会场内,几位代表认出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江苏省南京市祖堂山社会福利院老年一区护士长周慧娟,热情地跟她打招呼。2018年1月4日,周慧娟跪在雪地里为一位呼吸心跳骤停的老人做人工呼吸,之后便悄悄离开。那一刻,她逆行的身影被监控拍下,各大媒体全网寻找这位“黑衣姑娘”。
“那一刻,救人高于一切,这是身为一名养老护理员的本能。”周慧娟用朴素的话语说。
此时,掌声,为无私奉献而响起。
“回去后要跟大家说说上台领奖的感受。”“孝老敬亲要从我做起。”“一定要让老人们都能安享幸福晚年。”……全国“敬老文明号”和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代表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不约而同地许下承诺。
一个个模范身影,一段段感人故事,他们用平凡铸就伟大,以行动诠释担当。会场内的阵阵掌声,是对模范们崇高精神的由衷礼赞,是对传承孝亲敬老文化的有力号召,更是对满足老年人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郑重承诺。
敬老爱老并非遥不可及的口号,而是融入日常的点滴善举、是危急时刻的挺身而出、是平凡岗位上的长久坚守。模范们的事迹如同一盏盏明灯,不仅照亮了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更在社会上传递着温暖与力量,激励着更多人投身到敬老爱老助老的行列中来,共同描绘“让所有老年人都拥有幸福晚年”的美好画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