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贝莱德建信理财与中国建设银行联合发布《2025中国养老金金融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白皮书指出,资本市场在养老金体系中发挥关键作用,是推动长期投资、服务实体经济及提升居民财务幸福感的重要基础。
据悉,白皮书基于覆盖全国33个省份、1.5万个样本的问卷调研,深入分析居民养老规划意识、储蓄与投资行为及产品偏好,旨在通过数据洞察与国际比较,推动行业对养老金体系建设的长期关注与政策对话,助力中国从“储蓄社会”迈向“长期投资社会”。
据白皮书测算,截至2024年底,中国养老金三支柱总规模达15.66万亿元,占GDP比重不足12%,可见中国养老金融发展空间广阔。若能有效引导居民储蓄转化为养老投资,第三支柱市场规模有望增长至30万亿元。
白皮书强调,养老金融亟需长期资本驱动,其发展离不开资本市场的支持。资本市场不仅是养老金资金配置的核心渠道,更是推动长期投资、促进财富积累与提升社会韧性的关键机制。稳定、透明的资本市场生态,将成为实现居民财富长期增长与养老保障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白皮书系统梳理了我国养老金融产品体系:其中,制度化产品以个人养老金账户为核心,涵盖个人养老金理财、基金、保险等品类;非制度化产品包括养老理财、公募养老目标基金、商业养老保险、商业养老金、养老信托等。两类产品形成“双轮驱动”的产品格局,为不同风险偏好及生命周期阶段的客户提供灵活选择。
此外,白皮书还结合贝莱德在全球养老金投资领域超过40年的实践经验,系统梳理以美国为代表的成熟市场养老金体系演进路径,为中国养老金金融发展提供数据支撑与实践借鉴。
同时,白皮书展示了中国建设银行与贝莱德在养老领域的长期布局:中国建设银行通过整合集团内基金、信托、保险、理财等资源,构建“1314养老金金融服务体系”,实现对客户全生命周期的陪伴;贝莱德则依托全球养老投资管理能力,在旗下贝莱德建信理财平台推出系列产品,包括“贝安心”长期限封闭式养老理财产品,以及“贝嘉目标风险”“贝嘉智能心”等含个人养老金份额的多资产开放式理财产品,可满足不同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与投资周期需求,助力居民以科学方式开展退休投资规划。
白皮书认为,随着居民养老意识觉醒与制度体系完善,中国养老金融市场正迎来从“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转型的新阶段。未来10至20年,将成为第三支柱崛起、长期资本深化、财富结构优化的关键时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