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近年来,辽宁省积极推动医养结合服务发展,截至目前,全省两证齐全的医养结合机构达190家,纳入医保定点单位比例超过80%。全省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开展签约服务达2600余对,实现省内养老机构全覆盖。
当下,老年人的健康和照护成为人口老龄化过程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对于老年人而言,医疗卫生服务和养老服务一个都不能少。养老院看不了病,医院养不了老,一直是困扰老年人的问题。医养结合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途径,也是满足广大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的有效举措。
在实际操作层面,需要发展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支持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医养结合服务,加强服务供需对接,真正实现医养“双向奔赴”。首先是要突出“医+养”专业化。医得好才能养得长,养得好才能医得少,护理好才能康复快。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协议合作、幸福“联姻”,极大地缩短了“医”与“养”的距离,有效实现了资源共享、互惠互利。深化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协议合作,建立完善可持续性的养老和医疗服务运行机制,实行健康管理、养老养生、医疗、康复、照护等“多位一体”的医养结合服务,让老年人足不出户就可实现养老、康复、医疗、护理的随时转换和专业优质的“一站式”服务,才能不断增强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医养“双向奔赴”,要保持“医+养”常态化。推动有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在协议合作的养老机构内部设立医疗服务站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协议合作的养老机构内部设立家庭医生工作室,为入住机构老人以及周边老人提供医疗巡诊、健康管理、健康咨询、预约就诊、急诊急救、中医养生保健等服务,常态长效实现医疗服务和养老服务“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医养“双向奔赴”,还应实现“医+养”特色化。实践证明,“医+养”“护+养”“疗+养”“康+养”为一体的“医养结合”新路径,实现“有病治病、无病疗养、边医边养、养护结合”,能够满足不同群体多样化、多层次养老需求,尤其是对失能、半失能老人、患有各种慢性病、居家照护困难的老年群体更具有现实意义。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医养结合服务资源不足的矛盾还将长期存在。推动医养结合,化解养老焦虑,为广大老年人提供专业规范、方便可及、综合连续的健康养老服务,方不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美好之托。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