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很多地方我都去住过,选来选去还是威海宜居。”连续5年到威海观澜国际养老公寓避暑的上海陈先生,道出了众多迁徙式养老老人的心声。5年前的夏天,已经退休的陈先生首次“迁徙”到威海养老,此后夏秋两季来威海养老的习惯便固定了下来。今年春节,他还想把家人都聚到威海来过年。
在威海,像陈先生这样“追着宜居环境来养老”的老人不在少数——江西的孙阿姨去年入住观澜国际养老公寓后,今年干脆把弟弟妹妹都带来,还计划明年更早些来威海。这份“用脚投票”的偏爱,不仅源于威海得天独厚的滨海生态优势,更离不开当地以金融为纽带,为养老产业全链条注入的“活水”,让“老有所养”升级为“老有善养”。
金融“破题”:解养老机构燃眉之急
优质养老服务的背后,离不开持续的资金投入。成立于2003年的观澜国际养老公寓,是威海综合性养老服务的代表之一,360张养老床位能提供养生养老、膳食调理、医疗护理等全维度服务,目前已入住近160名老人,外来迁徙养老的老人占比超60%。但今年上半年,该机构因设备升级面临千万元资金缺口,一度让董事长于国杰犯了难。
“2025年上半年,我们想升级智能护理设备、改造适老房间,可千万元资金缺口让计划差点搁浅。”威海观澜国际养老公寓董事长于国杰回忆,就在他一筹莫展时,威海农商银行送来了“养老机构运营贷”——以“养老床位收费权” 为质押,仅用15天就完成1000万元授信发放。这一创新产品,正是威海构建“蓝色康养”专项信贷体系的缩影。
为推动养老金融从“分散发力”向“集中突破”转变,人民银行威海市分行联合相关部门出台《“蓝色康养・幸福银龄”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创设全省首个“蓝色康养”专项信贷产品库。该产品库突破传统抵质押限制,将床位收费权、知识产权等新型资产纳入增信手段,目前已覆盖6家银行机构,形成养老保障、设施建设、康复护理3大类共10款专项产品。
“除‘养老机构运营贷’之外,威海农商银行还创设养老机构建设贷、养老产业贷、养老培训贷、养老安居贷等多款产品,以满足养老产业全链条发展需要。”威海农商银行副行长徐波介绍,截至2025年8月末,该行已向养老产业及相关企业发放贷款8200万元。
在信贷支持之外,利率优惠更让养老机构“轻装上阵”。威海银行针对优质养老机构主动下调贷款续作利率,截至2025年8月末,全行养老领域贷款累计投放1.47亿元,余额1.56亿元,贷款加权平均利率较年初下降96个BP;荣成农商银行则根据养老机构等级评定实施差异化优惠,5星级机构贷款利率较同类产品低20%-30%。
数据见证成效:截至2025年8月末,威海已组织金融机构走访养老服务机构156家、老年用品企业164家、康养文旅企业12家,实现银行授信4.04亿元,发放贷款2.99亿元,让更多像观澜国际这样的机构能安心提升服务。
全链赋能:激活银发经济上下游
当前,养老群体的需求已从“基本照护”升级为“医养融合、智慧服务、休闲康养”等多元场景需求。威海将金融支持从“终端养老机构”延伸至“银发产业链上下游”,构建“生产—运营—服务”全链条赋能生态。
威海养老金融的“活水”,不仅滋养着终端养老机构,更沿着银发经济产业链向上延伸,为老年用品、智慧康养、康复辅助器具等上下游企业注入动能。威海威高齐全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的发展,便是金融支持产业升级的典型案例。
成立于2009年的威海威高齐全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简称“威高齐全”),是威高集团旗下专注养老产业的核心企业,聚焦医用耗材、血液净化设备、病房护理设备等领域,如今更在“医养融合”“智慧创新”上发力——开发智能护理设备、构建“机构—社区—居家”三位一体养老服务网络,这些创新都离不开金融支持。“产业升级关键期,威海银行主动上门,开通绿色通道,快速完成1亿元授信,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该公司财务总监姚庆飞说。未来,威高齐全计划与银行深化合作:一方面通过应收账款质押模式,帮助下游经销商缓解采购资金压力,间接扩大自身销售规模;另一方面引入全流程金融服务,降低结算成本、优化财务管理。这种“产融联动”模式,正成为威海银发经济的增长新引擎。
如今,威海金融机构对银发产业链的支持已形成“梯队效应”,除了上中游的生产研发企业和养老机构,还将金融支持延伸至医疗、文旅等产业链“下游配套领域”,打通养老金融的“最后一公里”。
威海银行推出康养信贷系列产品,满足当地涉老年康养旅游的文旅企业融资需求,支持打造“刘公岛红色康养游”“乳山银滩休闲康养游”等特色康养线路;农商银行系统针对养老机构上游供应商创设“蓝色康养银发供应贷”,明确信贷产品需覆盖老年用品供给、适老化改造、智慧康养、老年旅游等全场景;浦发银行威海分行累计为15家医药医疗器械企业提供16.4亿元融资,涵盖百余种养老耗材,同时为8家综合、专科医院提供4.9亿元资金支持,打通“医疗—养老”服务衔接的资金通道。
服务升温:“银龄无忧”绘就宜居底色
在威海养老的老人,不仅关注硬件服务,更在意细节里的温度。威海创新打造“银龄无忧”适老化支付服务品牌,通过“示范引领+全维覆盖”,让金融服务更有“人情味”。
人民银行威海市分行先后印发《提升老年人支付服务便利化程度工作实施方案》《关于建立完善“银龄无忧”老年人便利化支付服务体系的实施方案》等文件,明确“树品牌,建体系,抓服务”工作思路。威海在全省率先出台《养老金融示范行认定管理办法》,从内控管理、服务流程、产品体系、适老改造、人员培训、激励约束六大领域构建认定机制,首批8家示范行成为行业标杆。
作为首批养老金融示范行,威海银行环翠管辖行的无障碍通道、防滑地面、爱心专座、急救药品等设施一应俱全,17名专业养老金融客户经理组成的团队,能提供从贷款营销到财富管理的综合方案;该行还制定了未来三年养老金融发展规划,确保服务可持续。
浦发银行威海分行营业部的细节更显贴心:门口的求助按钮一按,佩戴“银龄无忧 助老专员”袖章的工作人员便会全程陪同;“银发等候区”“老年人绿色通道”让叫号一键触达,“银龄无忧绿色窗口”“银发理财专柜”大幅减少等待时间。线上服务同样适配老人需求——手机银行APP开发“养老模式”,简化操作、强化语音交互;客服电话设老年人一键接入通道,还整合健康管理、法律咨询等“养老+非金融”增值服务。
目前,威海已有27家银行机构制定适老化支付服务制度,建成582个“银龄无忧”绿色服务专区、651个绿色窗口、100个助老服务示范点,全方位覆盖老人需求。
“未来,我们会加大养老信贷供给,开发更多适配居家养老、智慧养老的产品,年内力争新增10家养老金融示范行,还会深化社保卡适老试点,推动民生服务‘一卡通用’。”人民银行威海市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姜春说。
威海养老金融体系的发展,本质是“以养老需求为导向,让金融从‘工具’升级为‘生态’”——从政策层面“破壁垒”,通过新型增信、政银协同,解决金融机构“不敢贷”的顾虑;在产业层面“强链条”,从上游研发到下游服务全环节赋能,构建“银发产业生态圈”;让服务层面“有温度”,以适老化改造跨越“数字与服务鸿沟”,让老人感受实在便利。从生态宜居到服务贴心,从金融赋能到产业升级,威海正以“金融+养老”的深度融合,让老人不仅“住得下”,更能“住得好”,真正实现“银龄无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