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修改密码

日照经开区: 民生实事暖心头 幸福生活节节高

+1

-1

收藏

+1

-1

点赞0

评论0

  “家门口”就能舒心就餐、安心养老;孩子成长有了专业守护;帮扶政策主动找上门……今年以来,日照经开区聚焦群众身边事、心头盼,持续提升民生服务效能,一件件暖心的民生实事正悄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托举起百姓稳稳的幸福。

  关爱长者

  适老服务送到“家门口”

  “将军!”7月1日,日照经开区钰安养老综合服务中心活动室里,67岁的张大爷正与老友切磋棋艺。

  “这儿离家就几步路,饭菜合口,医生常来瞧瞧,孩子们再也不用老惦记我了!”张大爷边落子边笑着说。

  这温馨一幕,正是日照经开区编织“一刻钟养老服务圈”的生动写照。

  为让老人不出社区就能安享晚年,近年来,日照经开区引入专业力量,精心打造养老服务中心。如今,全区已有6家养老机构、3处嵌入式社区养老服务中心,800张养老床位静候长者入住。

  今年,该区推出的一项创新举措在全市率先落地,那便是养老机构陪餐制。工作人员每月不定时自费到各机构“蹭饭”,与老人们边吃边聊,现场征集意见。饭菜香不香,服务好不好,台账上都记得清清楚楚。这份细致入微的服务,守护着老人们的“舌尖幸福”。

  守护朝阳

  “护苗行动”照亮成长路

  “以前最怕孩子有事憋在心里,现在有专业人士开导,放心多了。”近日,一名家长在参加完社区举办的家庭教育指导培训班后感慨。

  孩子的笑脸,是城市最美的风景。为守护这份纯真,日照经开区精心打出了一套组合拳——

  发挥区社会事业局、区法院、区检察院等部门力量,建立起信息共享机制,实时关注受父母离异或不良环境影响的儿童,并精准开展帮扶。

  通过社区宣传栏、学校讲座、线上推送等渠道广泛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并在婚姻登记处、诉讼服务中心等关键点位,主动对接有需求的群众,及时递上监护责任指导和亲子沟通锦囊。

  整合辖区资源,组建起一支专业的心理关爱团队,为有需要的未成年人提供免费“一对一”心理疏导。今年以来,已有170余人次受益。

  此外,该区还积极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儿童关爱行动。越来越多的社会组织、慈善机构、志愿者团队自愿加入,奉献爱心。“六一”儿童节前夕,该区联合辖区2家爱心企业,为115名孤困、残疾儿童送去了爱心物资。

  济弱扶困

  政策暖流回荡百姓心田

  “真没想到,是政策主动找上了我!”家住北京路街道的刘女士罹患重病,高昂的医疗费一度让她愁眉不展。

  民政协理员主动上门走访,通过“大数据比对+铁脚板摸排”精准识别了她的困境。如今,每月812元的低保救助金,如同及时雨,缓解了她的燃眉之急。

  而这正是日照经开区推动社会救助从“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转变的缩影。

  当前在日照经开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网越织越密,主动发现、主动救助成为常态。今年,全区已累计保障低保、特困、孤困儿童、残疾人等九类困难群众1.5万人次,发放救助金650.8万余元。

  关爱特殊群体,冬日里的关怀尤为暖心。去年年底,在“情暖冬日”走访中,工作人员踏进560余户低保、特困家庭的门槛,摸摸暖气热不热,看看用电安不安全,送上御寒的棉衣、实用的米面油。专业机构的医护人员也一同上门,为特困人员量血压、指导用药、建健康档案,让关怀更细致、更长久。

  普惠全民

  幸福快车开进市井烟火

  如何让好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日照经开区有妙招——民政政策“赶大集”!

  在熙熙攘攘的集市上,醒目的标语挂起来,通俗易懂的宣传册发起来,工作人员面对面解答疑问,把低保、救助、养老、婚姻等政策知识,用最接地气的方式送到乡亲们手中。

  活动不仅讲政策,更倡导邻里守望相助,工作人员鼓励群众关注身边需要帮助的人,共同织就关爱困难群体的温情网络。

  民政工作无小事,桩桩件件系民生。近日,随着新修订《婚姻登记条例》实施,婚姻登记实现“全国通办”。该区及时调整工作模式,增加预审人员,开展延时服务,确保新人的甜蜜时刻一路畅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

相关推荐
今日要闻
换一批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