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济南市召开“着力增进民生福祉”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济南市在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织密织牢社会保障网、扎实推进健康济南建设等方面所开展的工作,展示全市上下勠力同心,增进民生福祉的生动实践。
济南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苏楠介绍,近年来,市民政局紧抓入选全国首批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点联系城市契机,不断织密基本养老设施网络,加快完善服务政策体系,提升服务品质,覆盖全体、重点突出、保障适度、健康持续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初步成型。在2022年度全省公共服务质量监测中,济南市养老服务工作综合评价得分全省第一。今年,济南市被国务院确定为“2022年度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明显的表扬激励城市”。
织密基本养老设施网络。在老旧小区,采取追缴、购置和闲置资源改造等方式,补齐养老设施欠账。对新建小区,将养老设施配建列入土地出让条件,实行设计、报批、建设、核实、验收“五同步”,由开发商代建的设施总建筑面积达87.64万平方米。在全省率先实现市、区县、街道、社区四级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总量达4142处,全省最多。全市各类长者助餐场所达到2590处,全省最多,累计提供助餐服务3000万人次。
完善基本养老服务制度。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50余件,对济南市户籍老年人特别是失能、失智和高龄独居等急需、刚需老年人,在入住养老机构、设置家庭养老床位、居家养老服务等方面,分类设置补助政策。针对低收入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2022年以来,开展“情暖夕阳”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关爱项目,惠及1682名老年人。
提升基本养老服务质量。强化规范提升,发布社区式日间照顾机构工作指引,规范社区养老设施服务场所、功能设置及人员配置。开展养老服务设施等级评定,评选三星级及以上养老服务设施555家,实施差异化奖补,引导养老服务设施提升服务质量。强化人才支持,成立养老服务产教联合体,建立“政校社”战略合作机制,累计培训养老护理人员3万余人次,济南市所派选手在全省养老护理职业技能竞赛中包揽前三名。加强综合监管,全省率先出台养老机构预付费管理办法,为养老设施安装视频监控和电、气、消防等安全监测设备,推动各类养老服务设施安全稳定运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